南通市县级体育赛事中的居民参与需求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通市县级体育赛事中的居民参与需求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级体育赛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县居民是县级体育赛事的参与主体,其对于赛事的需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开展直接相关。本研究试图从县域体育工作开展的视角出发,分析县域居民在县级体育赛事中的参与需求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展县域体育、推动县级体育赛事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为南通市县域体育的发展,促进县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县级体育赛事中居民参与需求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县级体育赛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应用多学科理论分析了居民参与体育赛事的需求和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县级体育赛事、居民参与概念的界定。(2)南通市五个县市体育赛事开展情况分析。(3)县居民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需求情况分析。(4)影响县居民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因素分析。(5)推动居民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为:(1)县级体育赛事的具体概念定义为在县级行政区即县和县级市内开展的所有体育赛事。(2)总体来说,目前南通各县市每年都会开展类型不同、规模不一的比赛,但缺乏属于本县的品牌赛事,并且许多比赛的规模都较小,影响力和群众的参与度并不高。(3)南通市县居民希望三个月到半年举办一次县级体育赛事;以观看比赛的方式参与赛事;期望所在县能够承办更高级别的赛事;对于竞赛项目,更倾向于传统健身项目和趣味体育项目。影响人们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原因主要分为赛事组织和外部激励因素以及赛事的宣传推广因素,在赛事组织和外部激励因素中的“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对竞赛项目的个人偏好”占了很大的比重。(4)要推动县居民积极参与县级体育赛事,需要明确政府在县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加大县级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打造县品牌赛事;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提高赛事专业运作水平。
【关键词】:县级体育赛事 居民参与 需求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9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0
- 2.1 研究目的9
- 2.2 研究意义9
- 2.3 创新点与不足9-10
- 2.4 研究思路10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3.1. 县域体育10-11
- 3.2. 县级体育赛事11-14
- 3.3 居民参与14-16
- 3.4. 小结16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17
- 4.1 研究对象16
- 4.2 研究方法16-17
- 5 结果与分析17-33
- 5.1 概念界定17-19
- 5.1.1 县级体育赛事的概念17
- 5.1.2 县级体育赛事的类别17-19
- 5.3 南通市县级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19-31
- 5.3.1 南通市各县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19-21
- 5.3.2 政策、法规的制定21
- 5.3.3 存在问题21-22
- 5.3.4 南通市各县居民参与体育赛事的需求分析22-27
- 5.3.5 影响人们参与体育赛事的因素分析27-31
- 5.4 推动居民参与县级体育赛事的对策31-33
- 5.4.1 明确政府在县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31-32
- 5.4.2 加大县级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32-33
- 5.4.3 打造县品牌赛事33
- 5.4.4 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33
- 5.4.5 提高赛事专业运作水平33
- 6 结论与建议33-35
- 6.1 结论33-34
- 6.2 建议34-35
- 7 参考文献35-37
- 8 致谢37-38
- 读研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8-39
- 附件一39-42
- 附件二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连慧;论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体系[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3 彭先奎;体育科学概念应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对体育科学概念涵义的浅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黄力生,陈海啸;论体育科学的性质、特征及体育科学体系的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5 钟秋;论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6 冯大志,宋久存;浅谈体育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刘云民;体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J];辽宁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8 林新利;试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宋盛林,杨明远,杜忠杰;高校体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10 张尚晏,王建军;浅谈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雁;;体育科学新视野——论适应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李俊辉;孙思哲;;体育科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叶永延;;撰写体育论文(自然科学范围)的方法[A];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C];1986年
4 杨小永;王健;;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微观[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静民;马新东;;研究型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考[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叶显葵;;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加强体育课程改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葛吉生;;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推进精品体育课程建设[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张锐;王东敏;;浅析我国“体育”概念的争议与思考[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徐刚;;论体育科学的学科本质属性及学科分类的划分意义[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重庆体育科学》简介[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晖 叶楠;体育产业亟待调整[N];中国体育报;2000年
2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人的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2年
3 方炜杭 连聪;福建体工会—— 共谋体育科学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刘敏;科学规划体育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国家基地创建[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黄心豪邋曹_g;体育:提升大都市形象[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玮;60年,山西体育走出特色之路[N];发展导报;2009年
7 曹_g;国际体育科学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体育报;2012年
8 记者 邹丽;湖北举行体育局长会[N];中国体育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彦;强度体育,,中国需要你[N];文汇报;2013年
10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高体育学项目研究的质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继龙;体育标语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海燕;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事前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建平;创意体育产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刘文董;我国体育博彩的规范化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方春妮;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光;体育文明:建构一个理论观点型核心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娟;论体育科学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蔡梅清;茂名市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4 王哲;运城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状况调研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5 王金利;基于知识图谱的体育赛事国际研究可视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郭志波;同步小康进程中贵州省县域体育发展现状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郑榕榕;临沂市沂南县公务员体育健身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玉阳;广东省城乡体育软实力差异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马岗峰;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啸鹏;裕固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困境与建议[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5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5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