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女篮乙级联赛得分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4 06:22
本文关键词:2014年全国女篮乙级联赛得分能力分析
【摘要】:我国篮球比赛中女篮乙级联赛是比较重要的比赛之一,也是晋升为WCBA球队的必要赛事,因此,各支队伍都为每年的两个晋级名额倾尽全力。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女篮乙级联赛所有球队的得分能力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主要从2分球、3分球和罚球三种得分能力;首发队员与替补队员得分能力;不同位置球员得分能力和每节球队得分能力六个方面进行展开,进行全面统计比较分析。旨在为提升女篮乙级联赛队伍的得分水平,更有效的取得比赛胜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如下主要结论。沈部女篮在两分球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河南女篮在两分球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山东和福建是两支倾向于两分球投篮得分的球队;福建队限制对手两分球得分能力和河南对持平;河北和湖北队与对手有一定差距,但是不是很明显;广西女篮已经在两分球方面落后于对手一个等级。沈部女篮在三分球命中率上占据绝对优势;河南女篮是一支倾向于三分投篮的球队但命中率一般,限制对手命中率能力也一般;山东女篮和福建女篮不善于、不倾向于三分投篮;福建队限制对手三分命中率能力略强于山东队;河北女篮和湖北女篮三分能力都处在中等水平,对手更倾向与面对河北女篮时进行三分投篮;广西女篮三分整体能力弱于对手,虽然差距较大,但是还没有形成“断层”。福建、河北、沈部和河南对在制造罚球次数方面占据一定优势;沈部、河北、河南和福建队在罚球得分基本持平;湖北队罚球得分与对手差距非常明显;沈部、河南和河北三支球队高居罚球命中率前三名,其中对手面对河南队时罚球命中率较差;湖北队罚球命中率非常低,同时对手罚球命中又较高,因此与对手呈现明显差距。沈部女篮的首发和替补队员得分相对非常平衡的一支球队;河南和山东女篮的替补队员能分能力持平。福建、河北和湖北三支队伍替补得分能力基本持平都是较弱水平;广西女篮首发替补两方面方面都落后与对手。沈部女篮是一支主要靠前锋队员为主的球队。河南女篮是一支靠前锋和中锋得分的球队,后卫得分较弱。山东女篮是一支组要依靠后卫得分的球队,中锋和前锋得分能力一般。福建女篮是一支三个位置得分很均衡的球队,前锋略微突出,略高于一般水平。河北和广西女篮是两只靠后卫得分的球队,后卫得分高于一般水平,但是两队的中锋得分非常差。湖北女篮得分在三个位置上较为平均,仅有中锋得分略高于均值,三个位置都落后于对手及均值。沈部女篮每节得分能力在这七支队伍中最强,且高出总平均得分很多;河南女篮和福建女篮每节得分能力和场均得分能力基本持平,高于总体球队的场均得分,但是都落后于山东女篮得分;河北女篮和湖北女篮的场均得分能力基本持平,但都弱于总体场均得分能力;广西女篮在各个得分环节均落后于总体均值。沈部女篮和其它球队的得分能力和限制对手得分能力上有着明显绝对优势,高出其他球队一个等级;河南女篮是一支善于防守的球队,防守能力和沈部女郎基本持平,但是进攻能力还很欠缺;山东女篮和福建女篮得分能力较强,但是限制对手得分能力一般;河北女篮和湖北女篮与对手在得分和限制对手得分方面都有所欠缺,但是差距不是很到;广西女篮与对手差距过大,只能列为第三等级。
【关键词】:女篮 乙级联赛 得分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第一节 选题依据12-13
- 一我国女子篮球发展现状12
- 二中国女篮所面临的困境12-13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3-15
- 一中国女篮发展研究文献回顾13
- 二不同位置球员得分能力回顾13-14
- 三球员得分手段的研究14
- 四投篮命中率的研究14
- 小结14-15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
- 一研究目的15
- 二研究意义15-16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7
- 第一节 研究对象16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6-17
- 一文献资料法16
- 二观察法16
- 三访谈法16
- 四数理统计法16
- 五逻辑分析法16-17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7-34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7
- 一篮球得分能力17
- 第二节 球队间三种不同得分方式得分能力分析17-24
- 一球队间两分球得分能力分析17-19
- 二球队间三分球得分能力分析19-21
- 三球队间罚球得分能力分析21-24
- 第三节 球员得分能力分析24-29
- 一首发队员与替补队员得分能力分析24-26
- 二不同位置队员得分能力分析26-29
- 第四节 各队每节比赛得分能力分析29-34
- 一各队每节得分分析29-30
- 二各队比赛每节得分差异分析30-31
- 三各队与对手每节得分对比分析31-34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34-37
- 第一节 结论34-35
- 第二节 建议35-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明;黄建文;;第27~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若干技术指标的比较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鹏;李向军;;第3届CBA-CUBA青年对抗赛女篮中锋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3 白银龙;柳景;;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比赛技术统计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万宏;杨飞;;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篮前锋后卫与世界强队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年03期
5 王惠琳;中国女篮亚运会决赛中得分能力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6 周冰;;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趋势下对于位置技术的再认识[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年04期
7 王金国;从第28届奥运会女篮比赛析中国女篮的可持续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丛大伟;;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得分方式的对比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虹;2004—2005全国女篮甲级联赛河北女篮与其他队差距的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辉;08年奥运会中国女篮制胜因素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苗亚果;第24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进攻技术运用能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8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1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