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5:13

  本文关键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能力型课程


【摘要】:21世纪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和结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课程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指向,能力型课程符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是适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对能力型课程理论进行研究,就是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基础。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法对能力型课程进行研究,能力型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统合化的课程,是对专业的知识学习、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养成,进行结合的具有全面育人功能的课程。能力型课程在语文、生物等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面也可以使用能力型课程的基本理论,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能力型课程的理论是创新理论,转移重点,能力中心;创新机制,调整结构,全面育人;技术创新,提供中介,落实理念。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以能力型课程目标为基本理论,主张以人为本,通过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确定目标;(2)建构能力型课程要坚持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能力型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结构要以能力中心论为指导。教材编写以学以致用论为指导;(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以教学本质的组织指导论、师生关系的主体统一论、技术艺术论、模式方法综合运用论和教师教育技术发展观为指导;(4)能力型课程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模式和方法构建统合化的评价体系。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建议:(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目标设置的范围应更加具体、广泛,以人格教育为统帅,将知识学习的重点转向实践操作上,使双基教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养成三者有机结合;(2)建构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时,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3)课程实施应坚持教学的本质,注重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艺术水平,综合运用模式方法,强调现代教学技术的开发和使用;(4)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所以急需公正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力型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于教学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机制有重要的作用,能力型课程为其找到理论基础和统合化的评价机制;对体育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提高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人格有积极的影响。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走出困境,大面积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能力型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第一节 选题依据10-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4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1-12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2-14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14-15
  • 一、研究对象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基本理论的阐释15-19
  • 第一节 能力型课程概念的解读15
  • 一、能力型课程基本概念的解读15
  • 二、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概念的界定15
  • 第二节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本质的教育活动论15-17
  • 一、课程本质的认识15-16
  • 二、教育活动是课程的本质16-17
  •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学习本质的认识实践论17-19
  • 一、学习的本质内涵17-18
  • 二、学习本质的认识实践论对体育教育课程的影响18-19
  • 第三章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的目标19-24
  • 第一节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定位19-20
  •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统合20-23
  • 第三节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23-24
  • 第四章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的建构24-32
  • 第一节 课程开发实现三位一体,打造校本特色24-25
  • 一、课程官员是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因素24
  • 二、课程专家是课程理论改革的关键性因素24
  • 三、学科专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24-25
  • 四、教师在实践上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25
  • 第二节 能力型课程开发的原则25-27
  • 一、能力中心分类设计原则25-26
  • 二、逐渐分化综合贯通原则26
  •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26
  • 四、知识性人文性统一原则26-27
  •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能力中心论27-30
  • 一、能力中心论的含义27
  •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27-30
  • 第四节 教材编写的学以致用论30-32
  • 一、学科课程教材的编写30-31
  • 二、术科课程教材的编写31-32
  • 第五章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的实施32-40
  • 第一节 体育教学本质的组织指导论32-33
  •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主体统一论33-34
  • 一、教育的主体只能是教师,,学习的主体只能是学生33-34
  • 二、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有机统一34
  •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技术艺术论34
  • 第四节 模式方式的综合运用论34-37
  • 一、结合型单元教学模式系列34-35
  • 二、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系列35-37
  • 第五节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观37-40
  • 一、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38
  • 二、开发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需要38-40
  • 第六章 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型课程的评价40-45
  •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的统合化40-43
  • 一、体育教育课程评价原则41-42
  • 二、课程评价范畴内容的统合42
  • 三、评价模式方法的运用42-43
  • 第二节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新机制43-45
  • 一、课程理念设计的评价43
  • 二、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43-44
  • 三、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44-45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45-47
  • 第一节 结论45
  • 第二节 建议45-47
  • 参考文献47-49
  • 个人简历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军;龙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3 林智中,马云鹏;课程评价模式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4 袁绍辉;;中美体育教育课程方案比较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7期

5 任海,李元伟,王凯珍,丁鹏,许琦;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张学研,王崇喜;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年06期

7 唐炎;;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体育学刊;2014年02期

8 周威;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64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4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