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所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09:34
本文关键词:我国六所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发展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对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诸多问题日益暴露,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越来越多的高校,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参与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中,未来将会形成和一种多强对抗,相互竞争的格局。六所竞技体校在创办之初,摸着石头过河,依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教练员素质和所在的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环境,不断在实践中认识、再认识,经过近3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创出了一条新路,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时至今日,竞技体校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我国多元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主要以我国六所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即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部分省市体育运动学校为参照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学、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回顾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发展历程的三个时期:1)初创探索时期:1979-1987年,2)稳步发展时期:1988-2000年,3)转制后调整再发展时期:2001-至今;分析了当前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指出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训练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也深入分析了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竞技体校人才培养优势的对策与措施:积极推动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是根本之策;积极推动体育产权制度的创新是突破口;与时俱进,加深对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再认识;“教、训、研”三结合应真正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品质保证;创新思路、特色立足、开拓视野。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0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1
- 2.1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10
- 2.2 人才10
- 2.3 模式10-11
- 3 研究综述11-16
- 3.1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11-12
- 3.2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12-14
- 3.2.1 内涵12
- 3.2.2 构成要素12-13
- 3.2.3 特性13
- 3.2.4 功能13-14
- 3.3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14-16
- 4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6-17
- 4.1 研究对象16
- 4.2 研究方法16-17
- 4.2.1 文献资料法16
- 4.2.2 调查法16
- 4.2.3 系统分析法16
- 4.2.4 数理统计法16-17
- 5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历史演进过程17-28
- 5.1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划分17-21
- 5.1.1 人才培养模式概说17-18
- 5.1.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划分18-19
- 5.1.3 按系统论的方法重新分类及评价19-21
- 5.2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及历史演进过程21-28
- 5.2.1 初创探索时期(1979-1987 年)21
- 5.2.2 稳步发展时期(1988-2000)21-24
- 5.2.3 转制后调整再发展时期(2001-现在)24-26
- 5.2.4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演进小结26-28
- 6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及特点透析28-33
- 6.1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28-31
- 6.2 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31-33
- 7 完善和发展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3-38
- 7.1 完善和发展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机遇33-35
- 7.2 完善和发展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35-38
- 8 完善和发展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38-42
- 8.1 积极推动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是根本之策38
- 8.2 积极推动体育产权制度的创新是突破口38-39
- 8.3 与时俱进,加深对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再认识39
- 8.4 “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应真正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品质保证39-40
- 8.5 创新思路、特色立足、开拓视野40-42
- 9 结论与建议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梅;钟秉枢;张志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及投资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王安利;高峰;左琼;;学生运动员与运动员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3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樊智军;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区市级)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蒋贤俊,冯利正;对学校课余训练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探索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1期
7 陈先良,王健,吴贻刚;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业余训练与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衔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王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马志和,张林,郭培,吴贻刚;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650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5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