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3:26

  本文关键词: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营市 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发展现状 对策


【摘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体教结合的形式之一,是“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环节,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开展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校的整体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大批后备人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好的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东营市共有26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有小学3所、初中13所、高中10所,平均每所学校参训学生运动员人数约23人,男女比例为1.62:1;每所学校平均有体育教师8.3名,体育传统项目教练员4.3名,男女教练员比例为3.89:1。2、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开设5种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篮球、田径、足球、乒乓球和体操,开设数目居于前3位的是篮球、田径和乒乓球,分别有11所、9所和6所,足球和体操都仅有一所学校开设。3、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的年龄主要处于31-50岁;大部分教练员学历为本科;取得一级、二级职称的教练员比例最大,共占总人数的70.45%;执教年限主要集中在6-15年;专职教练员较少,大多是本校体育教师,缺少专业的高水平教练员。4、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3-15岁、16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参训年限以1-3年为主;取得运动员等级的人数较少,运动员运动等级与运动水平较低;每周训练次数都在3次以上,训练时间都在1.5-2.5小时之间,76.92%的学校没有建立体育传统项目的人才梯队,运动员选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从整体来看,整个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不高。5、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参训动机主要是个人兴趣爱好和受家长的意见影响,大部分运动员参训态度比较积极并对训练效果比较满意,但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建立固定的运动员输送网络体系。6、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学模式多样,以独立运营为主;管理体制不完善,尤其是学校领导对体育传统项目的开展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关键词】:东营市 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发展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前言9-12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2.1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历程研究10-11
  • 1.2.2 关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现状研究11-12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3
  • 2.1 研究对象12
  • 2.2 研究方法12-13
  • 2.2.1 文献资料法12-13
  • 2.2.2 问卷调查法13
  • 2.2.2.1 问卷的设计13
  • 2.2.2.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13
  • 2.2.2.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13
  • 2.2.3 访谈法13
  • 2.2.4 数理统计法13
  • 2.2.5 逻辑分析法13
  • 3 结果与分析13-39
  • 3.1 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13-36
  • 3.1.1 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分布14
  • 3.1.1.1 学校分布14
  • 3.1.1.2 项目分布14
  • 3.1.2 体育传统项目的训练和竞赛情况14-20
  • 3.1.2.1 训练过程的科学化15-19
  • 3.1.2.1.1 指导思想15
  • 3.1.2.1.2 运动员选材15-17
  • 3.1.2.1.3 训练计划制定17-18
  • 3.1.2.1.4 生理监测与心理指导18-19
  • 3.1.2.2 运动竞赛19-20
  • 3.1.3 教练员情况20-26
  • 3.1.3.1 教练员的年龄、性别结构20
  • 3.1.3.2 教练员的学历、职称20-21
  • 3.1.3.3 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与教练等级21
  • 3.1.3.4 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考核方式21-22
  • 3.1.3.5 教练员的待遇22-24
  • 3.1.3.6 教练员的执教态度24
  • 3.1.3.7 教练员的继续教育24-25
  • 3.1.3.8 教练员的科研状况25-26
  • 3.1.4 运动员情况26-31
  • 3.1.4.1 运动员的性别、年龄及训练年限26
  • 3.1.4.2 运动员的参训项目及运动等级26-27
  • 3.1.4.3 运动员的参训动机27
  • 3.1.4.4 运动员的参训态度及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27-28
  • 3.1.4.5 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及影响因素28-30
  • 3.1.4.6 运动员的训练与参赛30-31
  • 3.1.4.7 运动员的输送31
  • 3.1.5 体育场地器材与体育活动开展31-33
  • 3.1.6 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经费33-34
  • 3.1.7 学校对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重视程度34-35
  • 3.1.8 办学模式及对学校影响35
  • 3.1.9 组织管理情况35-36
  • 3.2 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影响因素36-38
  • 3.2.1 管理机制不完善37
  • 3.2.2 学训矛盾突出37
  • 3.2.3 专项资金不足37
  • 3.2.4 人才输送渠道不畅通37
  • 3.2.5 师资水平低37-38
  • 3.2.6 竞赛体制不完善38
  • 3.3 东营市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对策38-39
  • 3.3.1 革新管理体制38
  • 3.3.2 贯彻实施体教结合战略38
  • 3.3.3 拓宽输送渠道38
  • 3.3.4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38
  • 3.3.5 完善竞赛管理体制38-39
  • 3.3.6 调整项目设置结构39
  • 3.3.7 建立训练激励机制39
  • 3.3.8 鼓励市场化运作39
  • 4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2-43
  • 致谢43-44
  • 附录一44-46
  • 附录二46-49
  • 附录三49-50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玢玢;长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6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86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