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成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6:06
本文关键词:“运动成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各省市都纷纷响应号召积极践行这一运动。成都市创办了“运动成都”这一新颖的运动品牌,截止到2015年“运动成都”已走过6~7年的时光。“运动成都”的建设与开展是否合理与科学,关系和影响到全民健身开展的效果。根据调查显示,对“运动成都”的相关研究略显单薄,尤其是“运动成都”的具体现状研究并不多见。研究“运动成都”的建设现状,找出“运动成都”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运动成都”建设现状的对策,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主要以“运动成都”的建设现状为切入点,分别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运动成都”这一全民健身实践路径的基本情况、建设模式、建设方向等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现状进行研究,在厘清“运动成都”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运动成都”的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运动成都”的建设的一些对策。研究表明:“运动成都”的建设现状总体上运行情况较好,促进了成都市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但是,在“运动成都”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组织阵地建设过于集中,配套设施仍有欠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度探讨和研究,并及时加以解决。论文针对“运动成都”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完善“运动成都”建设政策与制度,实现“运动成都”建设的标准化,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政策制度设计,充分调动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动性等对策,以期望能为完善“运动成都”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运动成都” 全民健身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选题依据9-11
- 1.3 选题意义11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11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11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11-13
- 2 文献综述13-19
- 2.1 关于国外大众体育的研究13-14
- 2.2 关于我国全民健身的相关研究14-18
- 2.2.1 全民健身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研究14-15
- 2.2.2 全民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5-17
- 2.2.3 全民健身发展走向研究17-18
- 2.3 简要评述18-19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3.1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方法19-20
- 3.3 数据来源20-21
- 4“运动成都”建设现状21-39
- 4.1“运动成都”建设背景21-22
- 4.2“运动成都”建设情况22-39
- 4.2.1“运动成都”设施资源配置现状22-30
- 4.2.2“运动成都”健身活动开展现状30-33
- 4.2.3“运动成都”体育赛事开展现状33-38
- 4.2.4“运动成都”建设经费现状38-39
- 5“运动成都”建设模式39-44
- 5.1 指导思想39-40
- 5.2“运动成都”建设目标40-41
- 5.2.1“运动成都”设施资源配置建设目标40-41
- 5.2.2 组织阵地建设目标41
- 5.2.3 组织活动建设目标41
- 5.2.4 健身指导服务发展目标41
- 5.3“运动成都”建设原则41-42
- 5.3.1 从基层出发统筹城乡建设41
- 5.3.2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41-42
- 5.3.3 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技术服务42
- 5.3.4 从实际出发42
- 5.4“运动成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2-44
- 5.4.1“运动成都”建设对全民健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选择43
- 5.4.1.1 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43
- 5.4.1.2 符合全民健身发展自身特点的要求43
- 5.4.2“运动成都”建设对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要求43-44
- 5.4.2.1 实现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配置43
- 5.4.2.2 建立新型管理体制模式,提高“运动成都”建设效率43-44
- 6“运动成都”建设存在的不足44-45
- 6.1 对“运动成都”的理解不够,全民健身意识理念不牢固44
- 6.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完善,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还不足44
- 6.2.1 组织阵地建设过于集中,导致发展不平衡44
- 6.2.2 配套设施总体数量不足,一部分健身设施建设脱离群众需求44
- 6.3 体育健身指导人才匮乏,缺乏专业性指导和体质监控服务44-45
- 6.4 成都市全民健身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制化程度不高45
- 6.5“运动成都”经费来源过于单一,未能依靠市场45
- 7 加强“运动成都”建设的对策45-51
- 7.1 构建成都市全民健身的多元化服务体系45-46
- 7.1.1 鼓励群众参与,推动全民健身社会化45-46
- 7.1.2 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全民健身产业化46
- 7.2 完善“运动成都”建设推进机制46-47
- 7.2.1 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化建设46
- 7.2.2 完善全民健身工作平台建设46
- 7.2.3 充分发挥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46
- 7.2.4 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作用46-47
- 7.2.5 充分发挥家庭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47
- 7.2.6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发挥好全民健身的表率作用47
- 7.2.7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社会化47
- 7.3 有效推进“运动成都”的五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47-50
- 7.3.1 组织网络化47-48
- 7.3.2 管理现代化48-49
- 7.3.3 群体社会化49
- 7.3.4 健身项目产业化49
- 7.3.5 全民健身法律制度化49-50
- 7.4 推进“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的进一步完善50-51
- 7.4.1 发展“两个特色”50
- 7.4.2 完善社会体育竞赛制度,增强活动特色和赛事品牌50
- 7.4.3 抓好“四项建设”,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50-51
- 7.5 深入推行“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普及行动51
- 8 结论与不足51-54
- 8.1 结论51-52
- 8.2 不足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涛;;论新时期学校体育传统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8期
2 ;武汉市成立体育传统校指导小组[J];学校体育;1990年04期
3 亦言;小池育良材[J];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05期
4 王u!,司亮,王U,
本文编号:699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9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