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延安市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运营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22:38

  本文关键词:延安市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运营现状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少年儿童 延安市 体育培训中心 运营现状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对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愈加重视。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素质的发展与完善,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必将影响到祖国的繁荣与民族的发展。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后备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保证祖国后备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重要一步。提高和保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水平,培养全面发展、能够肩负建设国家未来重任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增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了更好地实施全面素质教育,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7号文件]中指出,国家体育总局将从2000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创建有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工作安排[1]。《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特别指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兴办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指导方针政策[2]。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增强身体素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迅速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社会组织机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提高青少年健康不可替代的载体,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本研究通过对延安市少儿体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延安市(包括县)的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了解各个培训中心总体的发展现状,包括对培训中心的教练员和培训学员现状、培训中心教学条件现状、场地设施的租赁与个人拥有权以及培训中的经济费用的来源与收支现状等等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与分析。根据延安市(包括县在内)各个少儿体育培训运行机制的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对部分学员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家长人群对少年儿童培训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得出结论,提出有利于延安市少儿体育培训中心更好的进行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或意见,并为延安市少儿体育培训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1、在所开设的课程项目上,球类课程的设置较少,舞蹈类的课程的设置较多,这样不利于学生和家长对球类课程的了解和选择,从而更不利于球类项目的推广和盛行。在课程时间的设置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大部分培训中心都会选择在星期六、星期日上课,相对较为集中,但是,也有部分培训中心会安排在其他的时间开设课程。培养方案也普遍出现没有或不完善的现象。2、在教练员的选择上,因为大部分教练员为高校毕业生,通过面试等招聘途径从事培训班教练员工作,教龄大部分都在1 4年,主要是通过学生人数的多少和课时数的多少来获得劳动报酬。3、在培训班学员的整体调查中发现,7 9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员相对集中,大多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途径获得培训班招生信息,女学员的人数超过男学员的人数,对舞蹈种类进行选择的学员较多,对球类等项目的选择较少。4、在培训班场地拥有方式上,大多以租赁为主,场地的大小集中在100 200平方米这一范围的较多,主要是以收取学费作为公司经营运转经费来源。5、管理经营理念方面,延安市(各县)的培训机构大多是从学员自身的利益出发,希望学员通过学习,获得全面的发展。6、在家长的认知方面,从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项目培训的认识、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培训班的动机、家长获取体育培训班信息的途径、家长帮孩子选择体育培训班所考虑的四方面因素来调查,家长支持孩子去参加体育培训班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兴趣的培养,也意识到增进学生健康和增进学生体质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对培训班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大部分家长对所在培训机构的经营现状是满意的,但也有存在个别的不满意。
【关键词】:少年儿童 延安市 体育培训中心 运营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1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1.1 国外研究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运营相关文献10-11
  • 1.2 国内研究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运营相关文献11-14
  • 第二章 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14-16
  • 2.1 选题依据14-15
  • 2.2 目的与意义15-16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7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2.1 文献资料法16
  • 3.2.2 问卷调查法16
  • 3.2.3 访谈法16
  • 3.2.4 实地观察法16-17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17-40
  • 4.1 延安市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课程设置现状调查17-21
  • 4.1.1 开设培训项目情况17-18
  • 4.1.2 课程时间安排18-19
  • 4.1.3 项目培训形式19-20
  • 4.1.4 培训班的培养方案状况20-21
  • 4.2 延安市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教练员现状21-25
  • 4.2.1 体育培训中心教练员的性别、年龄现状21-22
  • 4.2.2 体育培训中心教练员的学历22-23
  • 4.2.3 教练员的教龄情况23-24
  • 4.2.4 体育培训中心教练员的招聘途经现状24-25
  • 4.2.5 教师薪资待遇25
  • 4.3 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学员现状调查25-30
  • 4.3.1 学员的年龄、性别25-27
  • 4.3.2 学员的项目选择27-29
  • 4.3.3 招生途径调查29-30
  • 4.4 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设施的管理建设30-32
  • 4.4.1 体育培训中心设施的归属性30-31
  • 4.4.2 场地的规模31
  • 4.4.3 少年儿童体育培训中心经费情况现状31-32
  • 4.5 经营的理念32-33
  • 4.6 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项目培训的认识33-40
  • 4.6.1 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培训班的态度33-34
  • 4.6.2 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培训班的动机34-35
  • 4.6.3 家长获取体育培训班信息的途径35-36
  • 4.6.4 家长帮孩子选择体育培训班的考虑因素36-37
  • 4.6.5 家长对目前所在体育培训班的满意度分析37-40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0-43
  • 5.1 结论40
  • 5.2 建议40-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件 145-47
  • 附件 247-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立芹;;改进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现状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0期

2 徐忠鸣;傅炜昶;;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陈庆伟;;北京市营利性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调查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唐进松;;我国青少年网球市场的发展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11期

5 张启文;姜如星;;适应时代需要 积极发展我国的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裴立新,周结友;从"全民健身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性认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赵伟;应当重视青少年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709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09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