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及问题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及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举国体育体制影响下体育产业市场也面临着与国际体育职业化接轨的难度,体育经纪人在这一场域环境下成为平衡体育产业市场、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全面调查和分析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旨在全面推进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优化体育经纪产业环境。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体育经纪人报名人数规模和获证人数均表现为连续放大走势,培训对象主要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而社会无业人员参与比例较低;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市场供给的区域结构不均衡;专职体育经纪人的职业来源多数为运动员转型,体育文化娱乐公司人员和体育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在兼职体育经纪人中所占的比重较高。(2)我国体育经纪人以青年群体为主,学历结构较高,性别结构以男性为主,性别结构不均衡,体育经纪人的以成长型经纪人为主,专家型经纪人的数量较少;体育经纪人收入的非衡结构现状较为普遍,职位等级以中级职称为主。(3)我国体育经纪人的业务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体育器材设备销售代理、运动员日常事务代理、体育广告经营、体育赛事转播和运动员转会方面;服务运作方式主要依靠机构自身的独立运作,部分经纪业务交给外部的中介服务组织或个人。(4)我国体育经纪人在市场策划能力、体育公关能力、财务能力、理财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关系协调能力、诚实守信、恪尽职守、遵纪守法方面的能力素质中,优秀和良好率所占的比重较高,这几个方面的职业能力素质较高;我国体育经纪人市场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空间。(5)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育经纪人的专业素质偏低,培养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水平低,管理市场混乱,政企不分,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几个方面。
【关键词】:体育经纪人 对策 现状及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7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经纪与经纪人的概念与分析12-13
- 1.3.2 体育经纪人管理现状13-14
- 1.3.3 体育经纪行为的研究14-15
- 1.3.4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现状15-16
- 1.3.5 国外体育经纪人的发展现状16-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问卷调查法17-18
- 2.2.3 数理统计法18-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43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19-21
- 3.1.1 体育经纪人的概念19-20
- 3.1.2 体育经纪人的工作内容20
- 3.1.3 体育经纪人行为的作用价值20-21
- 3.2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的整体概况21-27
- 3.2.1 体育经纪人制度与立法情况21-23
- 3.2.2 体育经纪人的报名规模与构成情况23-24
- 3.2.3 体育经纪人的区域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24-27
- 3.3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抽样调查27-36
- 3.3.1 体育经纪人的年龄与性别结构27-28
- 3.3.2 体育经纪人的从业年限与学历结构28-29
- 3.3.3 体育经纪人的收入与职位等级29-30
- 3.3.4 体育经纪人培训情况30-32
- 3.3.5 体育经纪人的经营活动情况32-33
- 3.3.6 体育经纪人的经纪服务运作方式33-34
- 3.3.7 体育经纪人的职业技能评价34-35
- 3.3.8 体育经纪人市场需求现状35-36
- 3.4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6-40
- 3.4.1 政企不分,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36-37
- 3.4.2 体育经纪人的专业素质偏低37-38
- 3.4.3 体育经纪人培养制度不完善38-39
- 3.4.4 体育经纪人法律法规建设滞后39
- 3.4.5 体育经纪人管理水平低,管理市场混乱39-40
- 3.5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的具体对策40-43
- 3.5.1 实行政企分开,规范市场竞争环境40-41
- 3.5.2 提升体育经纪人的综合素质41
- 3.5.3 完善体育经纪人培养制度41-42
- 3.5.4 加强体育经纪人法制建设,规范体育经纪行为42
- 3.5.5 加强体育经纪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42-43
- 4 结论与建议43-45
- 4.1 结论43-44
- 4.2 建议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2
- 附录1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及问题》调查问卷48-51
- 附录2 问卷效度专家评判表51-52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艺华,吴卫兵;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兴起及其管理刍议[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亚琼;美国体育经纪人[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3 王景丽,王楠;中国体育经纪人琐谈[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4 马铁;国际体育经纪人——体育经纪人纵横谈之一[J];经纪人;2000年01期
5 陈立农;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初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联聪,刘明辉;21世纪体育经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7 陆前安,李宁;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构想[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8 潘绍伟,高人煌;体育经纪人条件论略[J];体育与科学;2001年04期
9 骆秉全,张连民;浅谈体育经纪人及其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马彦林;美国体育经纪人制度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淑月;王春香;李鹏;;关于体育经纪人培养方式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李海;胡爱本;;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体育经纪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庞徐薇;张玉玲;;我国体育经纪人培训的初步探悉[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4 高玖灵;陈辉;;构造和谐社会中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5 靳勇;李永辉;靳明;;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系构建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靳勇;李永辉;;论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管理模式及其管理职能[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国磊;肖林鹏;王洪凯;;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摘要)[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曾旗;王佰超;;中国体育经纪人的职能与发展策略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李鹏;邵淑月;王春香;李军;;关于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发展前景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王春香;邵淑月;梁进;李军;;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特点[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体育经纪人大有可为[N];北京日报;2003年
2 阿广;体育经纪人悄然登场[N];国际金融报;2002年
3 李晓东;体育经纪人艰难面对市场[N];四川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高雯;揭开体育经纪人的神秘面纱[N];市场报;2002年
5 傅洋;体育经纪人年薪起步10万[N];市场报;2005年
6 杨艳珊;深圳将诞生首批体育经纪人[N];深圳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侯志鸿;体育经纪人期待与国际接轨[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宋明恢;解读中国体育经纪人[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9 陈w,
本文编号:709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0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