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团泊健康园院校健康公共服务的专业协同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7:18
本文关键词:天津团泊健康园院校健康公共服务的专业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始推进健康国家、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也开始启动健康促进工作。“十二五”期间,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组成的高教群入驻健康园,本文以团泊健康园院校供给健康公共服务为研究侧重点,旨在联合园内三所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以更好服务于新时代下的健康公共服务目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研究法对健康公共服务以及专业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理论综述,主要运用了实证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在“团泊健康园院校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等方面设计问卷,对团泊健康园院校构建联盟的意向、专业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团泊健康园对公共健康福利实现的意义重大;2.健康联盟构建可行性、名称、场所、工作领域有一致意见;3.通过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有重要意义;4.通过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目标、标准已明确,并需进行体制、机制等变革;
【关键词】:团泊健康园 高校健康公共服务 专业协同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9-22
- 1.1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9-12
- 1.1.1 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9-10
- 1.1.2 高校健康公共服务的职能10-12
- 1.2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综述和理论价值12-21
- 1.2.1 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研究12-13
- 1.2.2 健康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13-16
- 1.2.3 专业协同是三维健康的实践载体16-21
- 1.3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研究路线和框架21-22
- 2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22-47
- 2.1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2-24
- 2.1.1 研究对象22
- 2.1.2 研究方法22-24
- 2.2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发展意向的研究24-31
- 2.2.1 团泊健康园公共健康福利发展意义研究24-25
- 2.2.2 团泊健康园构建院校健康联盟的必要性25-26
- 2.2.3 团泊健康园构建院校健康联盟的可行性26-27
- 2.2.4 团泊健康园构建院校健康联盟名称选择27-29
- 2.2.5 团泊健康园构建院校健康联盟场所选择29-30
- 2.2.6 团泊健康园构建院校健康联盟工作领域30-31
- 2.3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优势等方面研究31-35
- 2.3.1 在供给健康公共服务三类部门的优势方面比较31-32
- 2.3.2 政府部门对院校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扶持措施32-33
- 2.3.3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外部优势33-34
- 2.3.4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内部优势34-35
- 2.4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的制度及专业课程变革方面的研究35-45
- 2.4.1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35-36
- 2.4.2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体制改革36-37
- 2.4.3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机制变革37-38
- 2.4.4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目标明确38-39
- 2.4.5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标准制定39-40
- 2.4.6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组织载体40-41
- 2.4.7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41-42
- 2.4.8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专业变革42-43
- 2.4.9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课程变革43-45
- 2.5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健康相关的课程或讲座方面的研究45-47
- 3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研究结论与建议47-51
- 3.1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院校发展意向的结论与建议47-48
- 3.1.1 建立健康联盟作为团泊健康园院校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载体47
- 3.1.2 联盟构建的可行性和名称场所以及工作领域有一致意见47-48
- 3.2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服务意向等方面结论与建议48-49
- 3.2.1 政府主导为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为补充供给模式48
- 3.2.2 院校作为第三部门供给健康公共服务既是要求也是任务48-49
- 3.3 团泊健康园院校专业协同创新制度及目标等方面结论与建议49-50
- 3.3.1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改革49
- 3.3.2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目标和标准49
- 3.3.3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的组织载体和方式49
- 3.3.4 院校专业协同创新供给健康公共服务专业和课程变革49-50
- 3.4 团泊健康园院校协同创新拟增加的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建议50-51
- 参考文献51-54
- 研究的不足54-55
- 附件55-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中医学课程设置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芹;吴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国基;向京;杨赳赳;;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永保;周学荣;;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必要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2期
5 李新荣;;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特点及其实现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3期
6 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韩映雄;;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中主要利益关系人及其质量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8 丁建国,安兵,吴卫兵;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9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10 韩丹;国际规范性体育与运动的基本概念解说[J];体育与科学;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723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2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