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水球比赛前三名队伍进攻战术分析
本文关键词: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水球比赛前三名队伍进攻战术分析
【摘要】: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二届全运会前三名队伍的进攻战术各个阶段的情况、运用效果、战术运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阵地进攻:天津队进攻战术的运用能力比广西队和上海队都强,呈“独大”的局面。天津队的队员因为整体上对抗能力强,所以阵地进攻战术是天津队的优势。广西队及上海队在阵地进攻战术方面略差于天津队。在中锋战术方面,前三名队伍中锋射门成功率普遍偏低,得分能力不强;但天津队因为有中国最强的两名中锋,且两名中锋的技术风格截然相反。利用两名不同技术风格打法的中锋优势,可牵制对方的防守队员,为外线队员创造更多远射的机会;也可直接由外线队员的移动,给中锋队员制造直接射门的机会。另外由于中锋队员能力较强可制造出防中锋队员严重犯规出场20秒,场上形成以6打5的局面。而6打5是水球项目中一项最重要的得分战术之一。通过观察,可以看出三名队伍在战术运用方面缺乏全面性,有些队伍对阵地进攻战术处理的很好,但对快攻战术的意识不够;有些队伍对快攻战术的打法很熟练,但是阵地进攻战术相对比较薄弱;处理关键球显得经验不足等等。从我国前三名队伍的进攻战术运用情况可以看出,相比而言,三支队伍都更擅长或习惯传统的进攻战术,而最新的水球规则提出,为了强调比赛更具有观赏性,水球这项运动向“游动”,“快速”,“对抗”等这些方面发展,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进攻时要游动起来,在不停的进行切入、突破中寻找射门得分的机会。
【关键词】:第十二届全运会 女子水球 前三名 进攻战术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6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选题依据9-10
- 1.1.1 女子水球项目是中国新的奥运夺牌点,,其发展任重道远9
- 1.1.2 全运会是中国女子水球最高水平的赛事,有典型代表性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16
- 2.1 关于水球运动训练问题的研究11-13
- 2.2 关于水球进攻战术运用的研究13-16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8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18
- 3.2.1 文献资料法16-17
- 3.2.2 专家访谈法17
- 3.2.3 录像观察法17-18
- 3.2.4 数理统计法18
- 4 结果与分析18-33
- 4.1 天津队、广西队、上海队队员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18-22
- 4.1.1 队伍基本情况的比较18-20
- 4.1.2 年龄情况的对比分析20-21
- 4.1.3 身高情况的对比分析21
- 4.1.4 体重情况的对比分析21-22
- 4.2 天津队、广西队、上海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22-27
- 4.2.1 阵地进攻的比较分析22-24
- 4.2.2 快攻战术的比较分析24-26
- 4.2.3“6 打 5”战术的比较分析26-27
- 4.3 天津队、广西队、上海队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27-30
- 4.3.1 三支队伍进攻战术射门方式的对比分析27-28
- 4.3.2 三支队伍进攻战术得分的对比分析28-30
- 4.4 天津队、广西队、上海队制造严重犯规出场和进攻失误情况的对比分析30-33
- 4.4.1 制造严重犯规出场情况的比较分析30-31
- 4.4.2 进攻失误情况的比较分析31-33
- 5 结论与建议33-35
- 5.1 结论33
- 5.2 建议33-35
- 6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 附录 专家访谈法内容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辅周;;排球进攻战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59年01期
2 宋太日;李忠山;;国际式摔跤进攻战术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S1期
3 何伟,何蕊;排球集体进攻战术设计的原则与范例[J];山东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4 郑尚武,向渝;对篮球“移动配合”进攻战术的初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吴平;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粟晓红,赵厚华;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的对比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王桂荣;;排球进攻战术反向二传组攻打法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曾晓彬;排球二传手进攻战术组织与谋略运用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颜成春;;篮球综合性进攻战术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谢义;谭伯模;陈杰伟;;篮球移动进攻的“溜底线”进攻战术[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琪;贾伟;王明波;王忠军;;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点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珏;徐漫云;谢秀雯;;影响我国青年女子重剑运动员进攻战术运用的技术因素[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林竞;马德云;;决策树技术在足球比赛角球进攻战术研究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郭荣;;现代排球接应二传手进攻战术运用与打法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建军 朱永香;信息化条件下进攻战术新方式[N];战士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2013年欧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比赛最后一分钟的进攻战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梦洋;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水球比赛前三名队伍进攻战术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王春生;篮球衔接阶段进攻战术训练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建;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进攻战术特点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5 李斌;高校高水平篮球阵地进攻战术“空间创造”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陈心雨;第29届与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战术运用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吴辉;2006女子曲棍球世界杯赛前场进攻战术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张晓磊;第十三届亚洲杯中国队前场任意球、角球进攻战术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9 李庆忠;第19届世界杯边路进攻战术的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李源;第27、28、29届奥运会男篮四强进攻战术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28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2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