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3WTA年终总决赛单打技战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7:05

  本文关键词:2013WTA年终总决赛单打技战术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球 WTA年终总决赛 女子单打 技战术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技战术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13WTA年终总决赛中8位顶尖女子网球选手的赛况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认识世界优秀女子网坛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 (1)发球阶段:八位选手在一发成功率方面小威70%处于领先位置,阿扎伦卡51%相对较弱,其他六位选手均保持在60%以上无显著性差异。一发得分率方面,小威优势明显说明其保发能力强。二发得分率与一发得分率相比明显下降,特别是埃拉尼39%与阿扎伦卡35%的二发得分率,相对较低。ACE球方面小威最高(5.6个),双误方面李娜最高(5.2个)。发球速度中小威的一发平均速度最快(165km/h),科贝尔(136km/h)最慢,二发速度上科贝尔、埃拉尼和A-拉的相对较弱。一发落点运用方面:内角外角中路。二发落点的使用上中路内角外角。 (2)接发球阶段:八位选手在接第一发球时,多采用推挡球或削球,,二者使用率之和均超过50%,李娜除外(43.4%)。接一发时,斜线与中路的使用率较高(70%以上),直线相对较少。在面对第二发球时,抽击球接发方式的使用率显著提高(52.8%以上),回球线路也较具攻击性。小威的破发能力最强72.7%,李娜次之47.3%,扬科维奇、科维托娃、阿扎伦卡、科贝尔和埃拉尼五人的破发能力差异性不大,在36.2%-42.6%之间,A-拉德万斯卡的破发能力最差,仅8.5%,同另外七位运动员差距较大。 (3)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中正、反手底线抽击成为主要的得分技术手段,正手使用率均在46.5%以上,反手使用率相对低些在27.2%以上。八位选手平均削球使用率在5.95%左右,运用率较低。回球落点的战术策略为主攻对手的弱势反手位,配合落点的调动和突然变线。八位选手网前得分率均在50%以上,积极上网已经成为现代网坛的必要得分手段。 结论: (1)2013WTA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表现为:一发时多采用大角度外角,或是平击内角力争ACE。选手第二发球时,多以对手的弱势反手位作为攻击对象,寻求旋转和落点,并配合中路追身球,保证稳定的同时兼顾其攻击性。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配合力量、落点以及旋转,增加ACE数量,减少双误,提高发球质量,丰富发球战术。 (2)2013WTA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接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表现为:面对一发时多采用推挡球或削球接发,面对二发时的接发球方式主要为抽击球。接一发线路以斜线和中路为主,配合直线;接二发回球线路以斜线和直线为主,配合中路。如今的接发球技术更具主动性,抢攻意图明显,击球水平提高,接发球意识不再保守。 (3)2013WTA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相持阶段技战术特征表现为:底线僵持过程中,正反手抽击球是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削球技术主要是用来改变比赛节奏。在打法方面,不再是单纯的底线相持,而是更多更积极的来到网前,更重视发球和接发球后的上网。主动进攻的同时灵活运用落点、线路、节奏等变化。
【关键词】:网球 WTA年终总决赛 女子单打 技战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1
  • 1.1 选题依据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3 研究主要内容10
  • 1.4 研究重点10-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17
  • 2.1 技术方面的研究11-13
  • 2.1.1 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研究11-12
  • 2.1.2 正反手击球技术方面的研究12-13
  • 2.1.3 截击技术方面的研究13
  • 2.2 战术方面的研究13-14
  • 2.3 技战术统计指标相关研究14-17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0
  • 3.1 研究对象17-18
  • 3.1.1 选手基本情况17
  • 3.1.2 2013WTA 年终总决赛单打赛况17-18
  • 3.2 研究方法18-20
  • 3.2.1 文献资料法18-19
  • 3.2.2 技战术统计分析法19
  • 3.2.3 专家访谈法19
  • 3.2.4 逻辑分析法19-20
  • 第四章 筛选总结关键指标20-22
  • 4.1 筛选统计指标20
  • 4.2 归纳关键指标20-22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22-36
  • 5.1 发球阶段技战术运用分析22-27
  • 5.1.1 发球得分率的统计分析22-23
  • 5.1.2 ACE 球和双误情况分析23-24
  • 5.1.3 发球速度情况分析24-25
  • 5.1.4 发球落点分布的统计分析25-27
  • 5.2 接发球阶段的技战术运用分析27-31
  • 5.2.1 接发球技术运用分析27-28
  • 5.2.2 破发成功率统计分析28-29
  • 5.2.3 接发球战术比较分析29-31
  • 5.3 相持阶段的技战术分析31-36
  • 5.3.1 相持阶段的技术使用率31-32
  • 5.3.2 相持阶段的战术运用32
  • 5.3.3 非受迫性失误统计分析32-33
  • 5.3.4 网前技战术分析33-36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36-37
  • 6.1 结论36
  • 6.1.1 2013WTA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36
  • 6.1.2 2013WTA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接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36
  • 6.1.3 2013WTA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相持阶段技战术特征36
  • 6.2 建议36-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一 近七年(2007-2013 年)网球技战术统计指标选用情况39-58
  • 附录二 网球技战术数据统计表58-60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凡甫;杨麟;;对竞技网球本质及其制胜规律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2 陈权;范旭东;胡文龙;;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技过程技战术空间运用特征的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74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4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