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李雪芮的技战术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李雪芮的技战术特征研究
【摘要】:对世界羽坛单打项目而言,2015年是格局动荡的一年,特别是中国。随着世界女单的进步与发展,一拨亚欧运动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马林(西班牙)、拉特查诺(泰国)、内瓦尔(印度)等,导致国羽女单项目彻底失去了领头羊的位置,世锦赛遭遇三连败,超级赛连连受挫,甚至一度无法跻身世界排名前列,如今的中国女单已不再是世界赛场的主宰,同时也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国羽优势顿失,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打法的落后,力量、速度等也不及对手,导致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而发生转换。李雪芮作为国羽女单的绝对主力,对其技战术研究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为国羽女单项目重新回到世界领先地位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李雪芮在2012年至2015年6场(共17局)世界大赛决赛或半决赛中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概括得出李雪芮的技战术特征。其结论如下:(1)李雪芮发球区域集中在4号、1号、2号等不容易让对手轻易上手的区域,动作幅度小、隐蔽性强,会根据不同对手来变换发球方式,打乱对手的攻防节奏。(2)李雪芮前场接发球技战术以搓放、挑球相结合,并通过假动作迷惑对手,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后场接发球技术以杀球、高远球为主,并配合吊球来增加对手的跑动范围,消耗对手的体能。(3)前场技战术运用以高手位击球为主、低手位击球为辅,与李雪芮自身素质、打法类型分不开。其中,搓放、挑球、平推的使用率居前三,质量高,得分效率一般,但扑球的得分效率高,使用率低。(4)李雪芮中场技战术主要以快挡、平抽为主,给对手造成了一定的进攻威胁,但由于移动速度减慢、击球点过低等因素,导致失分严重;拦截与挑球的使用率较低,但得分效率高,在移动中寻找进攻的机会是李雪芮的特点与优势。(5)后场技战术李雪芮主要以高远球、吊球为自己不断创造主动进攻机会,但其体能分配不均、心理素质、技术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后场杀球失误较多,得分效率较低。(6)李雪芮第5-10拍击球衔接速度快、力量大、预判能力强等带有威胁性的击球方式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回球压力,主动得分能力突出;前4拍的得失分率与其良好的球感、自身条件及娴熟的技战术密不可分;第11-20拍及20拍以后李雪芮的得分能力偏弱,与其心理素质、体能下降状况不无关系。
【关键词】:羽毛球 李雪芮 技战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4
- 1.1 选题依据8-9
- 1.2 文献综述9-14
- 1.2.1 技术、战术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9
- 1.2.2 新赛制对羽毛球技战术影响相关研究9-11
- 1.2.3 羽毛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相关研究11-14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6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6
- 2.2.1 文献资料法14
- 2.2.2 录像观察法14
- 2.2.3 数理统计法14-15
- 2.2.4 逻辑分析法15-16
- 3 结果与分析16-30
- 3.1 李雪芮发球技术特征分析16-19
- 3.1.1 李雪芮发球区域分析16-17
- 3.1.2 李雪芮发球技术运用分析17-19
- 3.2 李雪芮接发球技术特征分析19-20
- 3.3 李雪芮前、中、后场技术特征分析20-27
- 3.3.1 李雪芮前场技术特征分析20-23
- 3.3.2 李雪芮中场技术特征分析23-25
- 3.3.3 李雪芮后场技术特征分析25-27
- 3.4 李雪芮多拍技战术特征分析27-30
- 3.4.1 李雪芮击球回合数的区段划分及相应区段得失分率特征分析27-28
- 3.4.2 李雪芮多拍得失分方式及相应得失分率特征分析28-30
- 4 结论与建议30-32
- 4.1 结论30
- 4.2 建议30-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6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黎;;我国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发球抢攻技术效果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陈浩;董文华;;2012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技术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3 李小龙;樊临虎;盖连梅;;对我国新老女单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对比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年11期
4 周雯;;竞赛规则的演变对现代羽毛球运动及其技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朱健文;;羽毛球新赛制实行后男子单打技战术的转变和趋势[J];运动;2011年14期
6 宋晓俊;洪庆林;;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7 陈莉琳;;新赛制下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8 孔丽娜;程勇民;;21分新赛制对羽毛球竞赛规律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焦玉娥;;从规则变化看羽毛球运动的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元华;邓集钢;;羽毛球实行新规则后技术打法之研究[J];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灵芝;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男性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郭兴武;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秦广阔;对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前场技术运用特点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4 曾震宇;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王仪涵技术特征的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周志辉;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葛忠强;羽毛球规则修改后比赛主要变化及对运动员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雪清;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林慧;中国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技术运用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1年
9 张欣;新规则下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9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4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