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健身舞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0 18:46
本文关键词:中国风健身舞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中国风健身舞诞生在当前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浪潮日益高涨,政府部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风健身舞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它的健身性和娱乐特性可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此外,由于中国风健身舞与我国传统少数民族舞蹈紧密结合,无形中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本文以中国风健身舞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中国风健身舞的教练员队伍现状、运动员队伍现状、总体训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并解决当前中国风健身舞训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中国风健身舞训练理论层面的空白,增强中国风健身舞训练实践效果,促进中国风健身舞的长效发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以探究中国风健身舞的训练现状。 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当前中国风健身舞男性教练员、运动员比重均过低,若长期下去不利于中国风健身舞训练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2、教练员队伍中高学历且有过运动员经验之人较少,教练员职业化程度不够,没有专职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 3、当前中国风健身舞训练理论相关资料较少,缺乏一套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属于中国风健身舞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4、连续两年的全国教师、裁判员培训和全国比赛,无论从规模、人数、还是场次都在逐年递增,但运动员均为学生,参赛人群比较单一。 5、中国风健身舞能够丰富高校教学内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充实高校运动训练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国风健身舞 训练现状 现状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4
- 1.1 选题依据7
- 1.2 研究目的、意义7-8
- 1.2.1 研究目的7-8
- 1.2.2 研究意义8
- 1.3 研究任务8
- 1.4 文献综述8-14
- 1.4.1 中国风健身舞的起源9-10
- 1.4.2 中国风健身舞的定义10
- 1.4.3 中国风健身舞的主要特点10-11
- 1.4.4 中国风健身舞的分类11-13
- 1.4.5 中国风健身舞相关项目训练现状的文献综述13-14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8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8
- 2.2.1 文献资料法14
- 2.2.2 实地考察法14-15
- 2.2.3 问卷调查法15-17
- 2.2.4 数理统计法17
- 2.2.5 逻辑分析法17-18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18-37
- 3.1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18-23
- 3.1.1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所在学校培养层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8
- 3.1.2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的文化程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8-19
- 3.1.3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训练学理论知识储备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9-20
- 3.1.4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参与培训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21
- 3.1.5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性别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1
- 3.1.6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年龄特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1-22
- 3.1.7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职业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2-23
- 3.1.8 中国风健身舞教练员参训动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3
- 3.2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23-27
- 3.2.1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性别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3-24
- 3.2.2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年龄特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4-25
- 3.2.3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生源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5-26
- 3.2.4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参训动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6
- 3.2.5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员参与培训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6-27
- 3.3 中国风健身舞总体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27-37
- 3.3.1 中国风健身舞训练周期时长安排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7-28
- 3.3.2 中国风健身舞训练手段运用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8-29
- 3.3.3 中国风健身舞训练负荷安排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9-31
- 3.3.4 中国风健身舞体能训练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1-33
- 3.3.5 中国风健身舞运动队管理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3-34
- 3.3.6 中国风健身舞推广途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4-35
- 3.3.7 中国风健身舞竞赛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5-37
- 4 结论与建议37-38
- 4.1 结论37
- 4.2 建议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附件142-45
- 附件245-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冯百跃;论舞蹈训练中经验与理性认识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余小平;李率文;;对民族健身舞如何在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推广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4 刘大维;胡向红;;广场健身舞的起源、现状、特征及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1期
5 李率文;余小平;袁华亭;;民族健身舞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刍议——以鄂西民族健身舞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9期
6 韩金勇;何佳莉;;论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7 陈科;;新兴休闲运动排舞的特点及对民族健身舞的启迪[J];大舞台;2013年02期
8 谢飞;;民族舞蹈的特点与民族韵味分析——以蒙古族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2013年15期
9 袁华亭;;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3期
10 李杰桃;;高校健美操运动队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8期
本文编号:761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6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