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4:10
本文关键词: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比较研究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经所属学校部门批准,以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健身娱乐和丰富课余生活为目的,依据社团章程而自愿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随着高校中以传统班级为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小,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日渐凸显,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实行,高校学生的数量增多,给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如何定位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让其健康的发展,是当前学校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理清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定位,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建设,本研究选取中、美两国高校的学生体育社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类型、特点、社团目标等因素所产生的功能,并对产生功能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建议。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论述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以功能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可塑性理论以及人的社会化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从学生体育社团的类型、特点、目标总结得出两国社团功能的共性与差异性。第三章论述了影响功能差异的因素,主要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理念、管理机构、场地设施、指导老师以及社团的创建、经费、活动等六大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建议,包括完善社团管理、强化大学生自治、加大社团支持力度、社团资源整合及协调第一课堂与社团活动关系。
【关键词】:学生体育社团 功能 中美高校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选题目的10
- 1.2.2 选题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4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17-19
- 1.4.1 学生社团17-18
- 1.4.2 体育社团18
- 1.4.3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18-19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19-21
- 1.5.1 研究内容19
- 1.5.2 研究方法19-21
- 第2章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比较21-39
- 2.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依据21-23
- 2.2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类型23-27
- 2.2.1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类型23-24
- 2.2.2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类型24-25
- 2.2.3 小结25-27
- 2.3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27-32
- 2.3.1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27-29
- 2.3.2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29-32
- 2.4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共性与差异性32-39
- 2.4.1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共性32-34
- 2.4.2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差异性34-39
- 第3章 影响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因素39-50
- 3.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理念39-41
- 3.1.1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理念39
- 3.1.2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理念39-41
- 3.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机构41-43
- 3.2.1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机构41-42
- 3.2.2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机构42-43
- 3.2.3 小结43
- 3.3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43-44
- 3.3.1 中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43
- 3.3.2 美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43-44
- 3.3.3 小结44
- 3.4 社团指导老师44-46
- 3.4.1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44-45
- 3.4.2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45
- 3.4.3 小结45-46
- 3.5 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创建、经费、活动46-50
- 3.5.1 中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创建、经费、活动46-47
- 3.5.2 美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创建、经费、活动47-49
- 3.5.3 小结49-50
- 第4章 完善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建议50-55
- 4.1 完善社团管理50-51
- 4.2 强化大学生自治51
- 4.3 加大社团支持力度51-53
- 4.3.1 加强功能宣传51-52
- 4.3.2 加大体育设施建设52
- 4.3.3 师资力量的供给52-53
- 4.4 社团资源整合53
- 4.5 协调第一课堂与社团活动关系53-55
- 结语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昭泽;马勇;;新时期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许春煌;;厦门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766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6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