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5:24

  本文关键词: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娄底市城区 乒乓球赛事 现状 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在我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人们体育锻炼的热情也在逐渐攀升,在广场、社区、学校等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锻炼的身影。各种体育活动也在全名健身活动中得到了展现的舞台,乒乓球运动也是其中的一项。乒乓球运动有着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作为我国的“国球”,因此其备受我国民众的喜爱。本文对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找出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不足,并针对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给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发展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参与人群特征,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基本情况,政府、企业、俱乐部对乒乓球赛事开展的重视程度,娄底市成群乒乓球赛事参与人群的情感、态度、动机情况,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场地设施,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经费来源和支出,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市场开发情况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认为,娄底市城区乒乓球场地设施和配套设施(餐馆、旅社等)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影响了体育赛事种类和规模;娄底市城区体育赛事的参与者主要以商人和学生居多,年龄结构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为主;赛事的组织形式单一;体育赛事开展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内容较少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场地建设,科学提高场馆利用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教练员培训基地,开展健身性强、娱乐性高的乒乓球体育赛事,扩大乓球赛事参与的群众基础,在市场开发上,扩大对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市场开发,打造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品牌项目,注重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审美效益市场开发等对策。
【关键词】:娄底市城区 乒乓球赛事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1章 前言9-12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12
  • 1.2.1 选题的目的10
  • 1.2.2 理论意义10
  • 1.2.3 实际意义10-12
  • 第2章 文献综述12-16
  • 2.1 概念的界定12-13
  • 2.1.1 乒乓球赛事12
  • 2.1.2 娄底市的概况12-13
  • 2.2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2.3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2.3.1 体育赛事起源及相关结构研究14
  • 2.3.2 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组织管理及市场开发研究14
  • 2.3.3 乒乓球赛事开展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14-16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9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19
  • 3.2.1 文献资料法16
  • 3.2.2 问卷调查法16-17
  • 3.2.3 访谈法17
  • 3.2.4 数理统计法17-18
  • 3.2.5 逻辑分析法18-19
  •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19-35
  • 4.1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开展现状19-30
  • 4.1.1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参与人群的基本特征19-21
  • 4.1.2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场地设施21-22
  • 4.1.3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基本情况22-25
  • 4.1.4 政府、企业、俱乐部领导对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的重视程度25-26
  • 4.1.5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参与人群的情感、态度、动机情况26-28
  • 4.1.6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经费来源与支出情况28-29
  • 4.1.7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市场开发现状29-30
  • 4.2 影响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主要因素30-32
  • 4.2.1 影响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物质因素30
  • 4.2.2 影响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人力因素30-31
  • 4.2.3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的组织方式单一31
  • 4.2.4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经费来源渠道少31
  • 4.2.5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市场开发内容缺乏多样性31-32
  • 4.3 促进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发展的对策32-35
  • 4.3.1 加强场地器材建设,,科学提高场馆的使用率32
  • 4.3.2 加强乒乓球体育赛事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32
  • 4.3.3 培养群众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32-33
  • 4.3.4 丰富乒乓球赛事开展的组织形式33
  • 4.3.5 拓宽乒乓球赛事开展资金来源渠道33
  • 4.3.6 建立乒乓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基地33
  • 4.3.7 政府提供政策的支持33-34
  • 4.3.8 依托企业文化,发展乒乓球赛事34
  • 4.3.9 扩大乒乓球赛事市场的开发34-35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35-37
  • 5.1 结论35-36
  • 5.2 建议36-37
  • 结束语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1-42
  • 附录A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现状调查问卷42-45
  • 附录B 娄底市城区乒乓球赛事开展现状调查问卷45-47
  • 附录C 访谈提纲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芹;大球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2 李燕;第5届“东泰杯”女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述评[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3 林丽珍;“柳州乒乓球现象”与广西乒乓球运动再振兴[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4 林丽珍;广西乒乓球滑坡原因及对策初探[J];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5 ;网球、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年09期

6 高力翔;乒坛“十佳”女教练——记江苏省乒乓球女队主教练靳鲁芳[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年02期

7 龙舞;相持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汪英,曹肇为;析情绪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2年11期

10 ;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乒乓球比赛的系统观察与计算机模拟诊断[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唐建军;;规则修改对乒乓球比赛观赏程度影响的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颖华;张辉;赵霞;;乒乓球比赛临场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赵养清;;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能评估[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5 赵昀;;丁宁乒乓球比赛中组合技术模拟分析[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唐建军;李超;;乒乓球进攻打法技术体系构成及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颖华;张辉;赵霞;;乒乓球技战术视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荣银超;;对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中身体重心的再认识[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9 肖丹丹;陆志清;乔云萍;吴瑜;;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的视频快速反馈与诊断方法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成波锦;;第29届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前三板技术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乒乓球比赛项目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魏明辉;“商业银行杯”迎奥运社区乒乓球大赛开拍[N];抚顺日报;2008年

3 记者 常青 实习生 雷洁;市直单位妇女迎国庆乒乓球比赛开幕[N];延安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农福盛 梁培功;天等“乒乓球屯”见闻[N];广西日报;2004年

5 李才良;培养中国乒乓球人才的摇蓝[N];四川政协报;2004年

6 王小平邋刘立军 郑欣然;东城9万群众挥拍迎奥运[N];北京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国芳 蒲学光;我省乒乓球越打越火[N];贵州日报;2006年

8 薛娟娟;借奥运东风 弘扬“全民健身”[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王佳;乒乓场馆的赢因素[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张于牧邋周丽英;九三学社中央举办“新农村建设农民乒乓球比赛”[N];团结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宇静;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 陈家鸣;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博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王杰;基于人工智能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诊断与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兰彤;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肖丹丹;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步法垫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实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邹军华;信息技术视野下的乒乓球运动技能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清;我国大学生乒乓球赛事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张宇飞;城市大众乒乓球市场参与型消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洋;辽宁省社会中层乒乓球爱好者的活动状况调查与坚持锻炼的多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克非;关于我国乒乓球消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徐君伟;我国乒乓球硕士研究生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6 谢虎;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7 周保宏;西安地区农村全日制高中乒乓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黎爱珠;乒乓球实践及其教育功能拓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爱武;武汉体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10 余娟;西安市业余乒乓球培训市场调查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7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