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6:29
本文关键词: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摘要】:羽毛球运动中,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在比赛中进攻得分频率最高的就是正手扣杀技术。根据羽毛球技术特征可将正手扣杀技术划分为准备阶段、引拍阶段、击球阶段和随挥阶段。正手扣杀技术属于鞭打动作的一种,完成正手扣杀技术需要运动员下肢、躯干、上肢各环节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最好的击球效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针对体育类高校大学生羽毛球二级运动员正手扣杀技术相关的三维运动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4名男子羽毛球二级运动员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对象是4名运动员的后场正手原地扣杀技术和后场正手起跳扣杀技术。本次研究应用三维运动学研究手段,用星高钛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出4名运动员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指标和参数。希望可以用正确真实的研究结果,为我国体育类高校大学生羽毛球二级运动员的动作规范以及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维摄像测量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研究结果表明:1、“劈杀”技术,不应归类在扣杀技术中。扣杀后球的飞行轨迹应为直线,而“劈杀”后球的轨迹为弧线。2、下肢作为正手扣杀技术发力的第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原地扣杀技术运动员膝关节经一次蹬伸,目的是将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传递到躯干,并将重心由身体右侧移到左侧。起跳扣杀技术运动员膝关节经过两次蹬伸,一次蹬伸在地面完成,目的是起跳腾空,二次蹬伸在空中完成,目的是用屈膝动作提高身体重心以获得更高的击球点,并可以将腰腹肌肉拉长,便于转体发力击球。3、躯干正手扣杀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髋”动作使身体形成向右后方侧弓的超越器械的身体形态,充分发挥“超越器械”原理的作用,储存肌肉被拉长产生的弹性势能。再通过“转腰”将这些力量释放。4、运动员击球之前的肩髋扭转角越大,传递给上肢的力量和速度就越大。个别运动员在转体刚刚开始就击球,即使击球之前的肩髋扭转角很大,但是因转体幅度较小,击球效果不好。在随挥阶段肩髋扭转角继续增大说明运动员右肩继续转动,利用身体来制动击球时高速运动的球拍。5、本文将关节在运动方向上的位移由大到小的点定义为制动发生的点。制动若依次在几个由近端到远端关节组成的关节链中产生,所发生制动的近端关节动量减小,速度减小;相临近的远端关节动量增大,速度增加。并且,球拍挥动距离越长,击球速度越快。6、非持拍手臂在扣杀技术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非持拍手臂带动持拍手臂一侧运动,可更有效的拉长肩部肌肉,从而更好的发力,另一方面非持拍手臂配合持拍手臂运动可维持的身体的平衡,保证发力协调流畅。
【关键词】:二级运动员 正手扣杀技术 制动 三维运动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前言8-14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意义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
- 1.3 研究任务9
- 1.4 文献综述9-14
- 1.4.1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9-10
- 1.4.1.1 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0
- 1.4.1.2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0
- 1.4.2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重要性与特点10-12
- 1.4.2.1 正手扣杀技术的重要性11
- 1.4.2.2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特点11-12
- 1.4.3 羽毛球扣杀技术运动学研究现状12-13
- 1.4.4 三维运动学研究在羽毛球运动技术中的运用13-14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8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8
- 2.2.1 文献资料法14-15
- 2.2.2 专家访谈法15
- 2.2.3 三维摄像测量法15-18
- 2.2.3.1 图像采集法15-17
- 2.2.3.2 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17-18
- 2.2.4 逻辑分析法18
- 2.2.5 数理统计法18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18-39
- 3.1 羽毛球扣杀技术分类18-20
- 3.2 动作阶段的划分与相关定义20-23
- 3.2.1 动作阶段的划分与特征画面20-23
- 3.2.2 相关定义23
- 3.3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23-27
- 3.3.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下肢运动的技术特征23
- 3.3.2 下肢运动对身体重心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23-26
- 3.3.3 膝关节蹬伸过程的相关参数分析26-27
- 3.4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躯干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27-32
- 3.4.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躯干运动的技术特征与肩髋扭转角相关参数分析27-30
- 3.4.2 髋关节对身体运动状态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30-32
- 3.5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上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32-39
- 3.5.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上肢运动的技术特征32
- 3.5.2 制动对持拍手臂运动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32-35
- 3.5.2.1 制动的直观表现32-33
- 3.5.2.2 制动在挥拍阶段中的作用33-35
- 3.5.3 挥拍距离对正手扣杀技术的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35-37
- 3.5.4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非持拍手的作用与影响37-39
- 4 结论与建议39-41
- 4.1 结论39
- 4.2 建议39-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附件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虎平;;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陈彦;陈启安;;基于DirectX的羽毛球三维仿真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1年04期
3 丁向东;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在排球扣球技术动作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4 方秋红;;网球运动中非持拍手技术的应用及作用[J];考试周刊;2010年01期
5 杨子峰;;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术的上肢鞭打动作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6 张术学,孙建华,李寅;羽毛球扣杀动作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田俊宁;用普通摄像在比赛现场测量羽毛球运动参数的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孔丽娜;程勇民;;21分新赛制对羽毛球竞赛规律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孔祥林,周丰群;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的正确表述[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10 刘生杰;刘虎平;;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三维运动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789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8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