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2 04:13
本文关键词: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足球 运动生物力学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 运动学分析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动技术动作进行三维视角下的分析,建立全身(摆动腿、支撑腿、躯干、头部)的运动学模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高速摄像机同步分析方法,采集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身体各部位相关环节的运动学参数。对采集的动作参数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处理,揭示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身体各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人体全身的视角,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高速摄像机同步分析等手段,对足球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脚背内侧踢球动作,提高足球教学与训练质量,以及对该动作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其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帮助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择训练方法。最后,从方法学的角度,为不同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选取10名男子足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专业组5名,非专业组5名。专业组被测均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球龄10年以上,优势踢球脚均为右脚选手;非专业组被测均为业余足球爱好者,球龄10年以上,优势踢球脚均为右脚选手。将受试者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划分为不同的踢球阶段:助跑最后一步开始至支撑脚落地为止及支撑脚落地至摆动腿摆动击球为止两个阶段。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受试脚背内侧踢球技术不同阶段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采集,对两组受试组进行定量的分析比较,找出两组运动员踢球技术动作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研究结论:(1)踢球腿后摆阶段,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后摆时间小于非专业组运动员,专业组运动员总体表现出大腿后摆时间小于小腿后摆时间的特征。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前摆时间小于非专业组,专业组运动员总体表现出大腿前摆时间大于小腿前摆时间的特征。(2)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在前摆和后摆阶段均表现出,踢球腿的大、小腿摆动的幅度大于非专业组运动员的特征。踢球腿合理的摆动幅度,能够提高踢球腿在不同时刻的摆动速度,当球的质量一定时,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效果也会因为摆动的速度而增大。(3)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小腿在后摆和前摆速度均大于非专业组,大腿后摆和前摆阶段的速度没有差异性。(4)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在垂直轴和在矢状轴所表现的速度特征是一致的。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小腿摆动的速度、平均加速度均大于非专业组运动员。(5)专业组运动员踝关节在额状轴的角速度小于非专业组运动员。(6)非专业组运动员小腿角的角速度小于专业组运动员,有显著的差异性。非专业组运动员相对与专业组运动员大腿股后肌肉群运动时,引起肌肉收缩主动不足现象尤为严重,从而小腿后摆角速度就会小于专业组运动员。(7)专业组运动员手臂外展或者内收角度大,角速度快,是为身体获得更大释放张力做好准备,这样击球的效果速度更快,力量更大。
【关键词】:足球 运动生物力学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 运动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5
- 1.1 选题依据12-13
- 1.2 研究的背景13-14
- 1.3 研究目的14
- 1.4 研究的意义14-15
- 2 文献综述15-29
- 2.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概念界定15-18
- 2.1.1 助跑15
- 2.1.2 支撑脚站位15-16
- 2.1.3 踢球腿的摆动16-17
- 2.1.4 击球17
- 2.1.5 踢球后的随球前摆17-18
- 2.2 Vicon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18
- 2.3 运动学在运动技术分析中的运用18-19
- 2.4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在足球主要技术中的重要性19-21
- 2.5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21-25
- 2.6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25-29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29-33
- 3.1 研究对象29
- 3.2 研究方法29-31
- 3.2.1 文献资料法29-30
- 3.2.2 实验法30
- 3.2.3 数理统计法30
- 3.2.4 逻辑分析法30-31
- 3.2.5 专家访谈法31
- 3.3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动作阶段划分及相关规定31-33
- 3.3.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动作阶段划分31
- 3.3.2 踢球腿测量参数的描述31-32
- 3.3.3 踢球腿相关角度的规定32-33
- 4 实验设计33-42
- 4.1 实验目的33-34
- 4.2 实验任务34
- 4.3 测量的参数34-36
- 4.3.1 踢球腿在后摆和前摆过程中的时间、幅度、速度34-35
- 4.3.2 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坐标的角度、角速度35
- 4.3.3 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后摆和前摆阶段的角度、角速度35
- 4.3.4 上肢关节在外展和内收阶段的角度、角速度35-36
- 4.4 实验器材36-38
- 4.5 器材设置38-39
- 4.6 实验对象39-40
- 4.7 实验方案40-42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42-59
- 5.1 踢球腿后摆时间特征42-44
- 5.2 踢球腿前摆时间特征44-45
- 5.3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矢状轴运动幅度变化特征45-47
- 5.4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垂直轴运动轨迹速度变化特征47-49
- 5.5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垂直轴运动轨迹的平均加速度变化特征49-50
- 5.6 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坐标的角度变化特征50-55
- 5.7 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后摆和前摆阶段的角度、角速度的变化特征55-56
- 5.8 踢球时上肢关节在外展和内收阶段的角度、角速度的变化特征56-59
- 6 结论与建议59-63
- 6.1 结论59-61
- 6.1.1.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时间变化特征59
- 6.1.2.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幅度变化特征59-60
- 6.1.3.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速度变化特征60
- 6.1.4.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垂直轴的速度、平均加速度变化特征60
- 6.1.5.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不同方向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60
- 6.1.6.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不同阶段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60-61
- 6.1.7.踢球时上肢关节在不同阶段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61
- 6.2 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明辉;吴燕波;;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教学设计[J];体育学刊;2007年08期
2 麻雪田;;小学生与初中生脚背内侧踢球的教学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3年04期
3 任大全!710065;脚背内侧踢球的教与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03期
4 徐斌!(232001);脚背内侧踢球易犯错误及纠正[J];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1期
5 王东,刘斌;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特点与分析[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6 王虔;夏风光;;坐标教学法在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刘捷;;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教法[J];职业;2009年03期
8 张建福;蔡向阳;;“逆向”教学法在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教学的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9 耿彪;;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年04期
10 刘勇;;脚背内侧踢球的易犯错误及练习方法[J];体育师友;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尼;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中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5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3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