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洪山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7:47

  本文关键词:洪山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场地 对外开放 使用效率 现状 对策


【摘要】:2014年全国进行了第六次体育场地的普查,相对于之前进行的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在方案上、技术手段上数据指标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方案实施的科学化,指标统计的规范化,技术手段运用合理化,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是21世纪进行的第二次体育场地普查。本文通过研究当下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现状,以期发现场地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确定体育场地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问题有以下几点:一:体育场地分布不均衡二:体育场地布局不合理三: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不高,使用率低四: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开放情况不理想五:体育场地开放过程中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及适当的宣传。本文提出以下五点解决办法:一: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扩大体育场地的分布范围二:丰富场地设施开放的种类,挖掘场地设施功能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更大程度实现对外开放四:加大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开放,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五:加大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此,笔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政府部门需要重视体育场地闲置问题,尽快出台针对体育场地开放的具体政策法规,规范引导公共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二:坚持政府主导,国家应加大投入建设,兴建场地,宣传体育健身知识,推动全民健身的进程。三:社会公众对于不同的体育场地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也影响了体育场地的供给,所以要做好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这一工作,必须对存在差异的需求进行考量,制定合理的开放方案,建议在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大众喜欢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场地的建设与维护。在高校体育场地的开放中,应该积极加强校领导对体育场地开放的政策法规学习,认清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公益性,提高自觉服务的意识。四: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等级奖励制度,调动鼓励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积极性,提高对外开放的服务水平,通过对各个单位在体育场地开放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纳入考核范围,五:为缓解体育资源丰富与人均场地面积不足之间的矛盾,各系统单位应该主动的向周边居民推销自己的体育场地与服务。六:对于体育场地经营模式相关层面的方案应该多样化,更多选择,更多组合方法,也要对自主经营提出相关的要求,增加体育场地在基本的使用时间段以外的开放。
【关键词】:体育场地 对外开放 使用效率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2
  • 2 研究现状12-17
  • 2.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2.1.1 中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研究现状12-13
  • 2.1.2 高等院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研究13-14
  • 2.1.3 学校体育场地总体开放情况14-15
  • 2.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3.1 研究对象17
  • 3.2 研究方法17-19
  • 3.2.1 文献资料法17
  • 3.2.2 实地考察法17
  • 3.2.3 访谈法17
  • 3.2.4 数理统计法17-18
  • 3.2.5 逻辑分析法18-19
  • 4 结果与分析19-41
  • 4.1 对外开放的现状19-37
  • 4.1.1 洪山区体育场地总体情况简介19-23
  • 4.1.2 洪山区室内体育场地数量及规模情况23-25
  • 4.1.3 洪山区室外体育场地数量及规模情况25-26
  • 4.1.4 洪山区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及占比情况26-27
  • 4.1.5 洪山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情况27-34
  • 4.1.6 洪山区体育场地运营模式34-37
  • 4.2 洪山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7-41
  • 4.2.1 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37-39
  • 4.2.2 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39-41
  • 5 结论与建议41-44
  • 5.1 结论41-42
  • 5.2 建议42-44
  • 6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体育场地与设备[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8期

2 ;体育场地与设备[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年09期

3 曹可强;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4 李贲,李凤楼;浅谈市场经济中的体育场地建设[J];理论观察;2004年06期

5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概况[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年01期

6 马沛军;昌吉回族自治州体育场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翟伟,高莉;乌鲁木齐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调查与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赵炜,赵茹,董诚;新疆北疆地区体育场地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董晓虹,郭海英;浙江省农村体育场地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05期

10 滕玉凤,范碧鸿,李小红,李爱民;南宁市体育场地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构想[J];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东;;甘肃省体育场地被占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夏冰月;;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问题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许红峰;娄艳春;许月云;;区域体育场地空间布局与优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4 陈立勇;黄江发;;“欠发达、欠开发”省份体育场地面临障碍与发展对策[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刘继承;;新疆多民族地区体育场地投资结构的变迁规律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阎宇芳;赵钢;;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信息的缺失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雷;;体育场地赛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黄平;杨潇;合春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体育场地管理课程设计与实施[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邹本旭;;“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游战澜;;基于BSC模型的我国体育场馆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冉昌龙邋欧阳敏;檀木林体育场 脱去旧装展新颜[N];自贡日报;2007年

2 李春耕 杨琳;省体育场转身万民期盼[N];山西日报;2011年

3 王国庆;贵州启动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记者 李雪颖;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动员会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体伟;体育场地知多少我省正在做普查[N];安徽日报;2004年

6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在安徽全面开展[N];安徽日报;2004年

7 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农委 安徽省文化厅 安徽省工商局 安徽省旅游局 安徽省总工会;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安徽省数据公报各项指标增幅较大 人均水平差距不小[N];安徽日报;2005年

8 任可;让体育场地更好地为民所用[N];经济日报;2005年

9 李贺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面展开[N];今日信息报;2004年

10 ;第五次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炼志;我国体育场地流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维;我国体育先进县(市)体育场地现状及县域体育场地发展思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永强;湖北省体育场地经营现状及其经营模式选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范娟娟;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燕霞;福建省各系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献梅;城市既有体育场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万宝莉;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心润;湖北省农村体育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瑞波;青岛市体育场地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张智学;基于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背景下哈密地区的体育事业开展状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3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