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2:06

  本文关键词: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振动训练 中老年女性 平衡能力 下肢力量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影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相关指标测试,观察指标变化情况,探讨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干预作用效果,以及为中老年人有效合理的锻炼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选取40名中老年女性(绝经2-3年以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0人,对照组n=20人,中途对照组因其他个人原因有流失,对照组实测15人,实验组20人),平均年龄在62.17±6.93岁,平均身高为156.21±8.34cm,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Power Plate振动训练仪(美国)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3次,每次30分钟(1min×15组,每组间歇1min),频率35Hz,振幅2mm的振动训练。对照组无训练,保持正常生活习惯。检测指标:闭眼单足站立、闭目原地踏步、5次坐立(Five Times Sit to Stand Test,FTSST)、起立-走(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平衡稳定系数、本体感觉系数、重心偏移幅度、平衡指数和下肢力量等。数据统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组内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对组间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差异表示为P0.05,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示为P0.01。研究结果:12周实验后(1)实验组闭眼单足站立时间,闭目原地踏步实验后较实验前均有所提高,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TUGT实验后较实验前也有所提高并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后视觉调节系数、平衡稳定系数和平衡指数实验后较实验前都得到提高并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重心偏移幅度和本体感觉系数实验后较实验前虽有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的下肢力量大小实验后较实验前:下肢力量有明显提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FTSST实验后较实验前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经过12周的训练,实验后受试者的平衡稳定系数、平衡指数和视觉调节系数等出现显著性提高,说明振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有效预防中老年跌倒,进而降低跌倒而引起骨折所带来的风险。受试者的下肢力量大小得到明显提高,说明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的下肢力量有提高作用并延缓其衰退,同时对中老年女性的运动功能有整体提升作用。
【关键词】:振动训练 中老年女性 平衡能力 下肢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4.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前言7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7-16
  • 2.1 中老年人的平衡现状及研究成果7-8
  • 2.2 中老年人下肢力量现状及研究成果8-10
  • 2.3 振动训练应用现状10-16
  • 2.3.1 振动训练对专业运动员的研究进展11-13
  • 2.3.2 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进展13-14
  • 2.3.3 振动训练对中老年人的研究进展14-16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16-20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20
  • 3.2.1 训练方案16-17
  • 3.2.2 测试指标与方法17-20
  • 3.2.2.1 平衡指标及测试方法17-19
  • 3.2.2.1.1 静态平衡指标17-18
  • 3.2.2.1.2 动态平衡指标18
  • 3.2.2.1.3 静态平衡测试方法18-19
  • 3.2.2.1.4 动态平衡测试方法19
  • 3.2.2.2 下肢力量指标及测试方法19-20
  • 3.2.2.2.1 下肢力量指标19
  • 3.2.2.2.2 下肢力量测试方法19-20
  • 3.3 数据处理20
  • 4 训练结果20-31
  • 4.1 振动训练对静态平衡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20-27
  • 4.1.1 振动训练对本体感觉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20-22
  • 4.1.2 振动训练对视觉调节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22-24
  • 4.1.3 振动训练对前庭功能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24-27
  • 4.1.4 振动训练对平衡指数的影响27
  • 4.2 振动训练对动态平衡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27-29
  • 4.2.1 振动训练对闭目原地踏步的影响27-28
  • 4.2.2 振动训练对TUGT的影响28-29
  • 4.3 振动训练下肢力量相关指标的影响29-31
  • 4.3.1 振动训练对下肢力量的影响29-30
  • 4.3.2 振动训练对FTSST的影响30-31
  • 5 分析与讨论31-39
  • 5.1 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探究31-36
  • 5.1.1 振动训练对静态平衡能力的探究32-35
  • 5.1.2 振动训练对动态平衡能力的探究35-36
  • 5.2 振动训练对下肢力量的探究36-38
  • 5.3 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运动功能的探究38-39
  • 6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远友;;浅析小学生如何发展下肢力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6期

2 受中秋;白亚兵;;谈青少年下肢力量的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Z1期

3 吴忠义;;发展下肢力量的双人徒手练习图示[J];学校体育;1991年03期

4 张辉;刘快快;;负重超等长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周斌花;刘彬;;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11期

6 肖经云;;一种简易的自制下肢力量训练器械[J];田径;2012年02期

7 魏萍;鲁国斌;;鄂西北与江汉平原12—16岁青少年下肢力量比较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04期

8 谭波,宫玲;短跑下肢力量训练误区初探[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侯曼,侯佳,王汉玉;60~8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06期

10 王珏;杨红春;陈谦;;浙江省城市学龄前儿童下肢力量发展特点[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维杰;刘宇;熊晓洁;;外加紧身装置对下肢力量、疲劳以及肌肉活动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马春林;丁丽萍;;负重振动练习与超等长练习对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袁鹏;刘伟民;秦学林;;击剑运动员下肢力量特征[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王连成;许世波;;下肢肌肉力量测试在老年人跌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洪涛;;轨迹控制下肢力量训练器的研究——一种评价和培养专项力量的新装置[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新世界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 刘晓川;35岁跳30厘米才健康[N];健康时报;2009年

2 上海梅山一中 李安成;值得重视的“均衡运动”[N];中国体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奕;居家下肢力量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肌肉力量及功能的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毕海泳;振动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3 闫霞;大学生原地纵跳下肢力量相关力学特征的初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4 张新;下肢力量与负荷后恢复时间对后激活增强效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渠爱莲;60-6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训练对身体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6 周菲;不同下肢力量训练形式对原地纵跳成绩的影响[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7 刘赫;脚斗士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3年

8 林海;下肢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4年

9 董芳琳;上下肢力量练习对女生学习排球正面双手传球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赵勇;基于LabVIEW的下肢力量动力学数据测试仪设计及实验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5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65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