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跨栏跑运动员跨栏步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跨栏跑运动员跨栏步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跨栏跑运动是当今世界田径比赛主要竞赛项目之一,其技术性较强,各环节动作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需要运动员在保持高速跑的过程中不断跨越栏架同时尽量减少速度损失,且在运动中提高摆动腿和起跨腿与躯干的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各肌群的协同配合能力使运动员的栏上技术更加流畅、简洁。通过各环节技术的改善和身体各项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的提升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的横空出世让跨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随后以刘翔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优秀短跨运动员逐渐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且刘翔的出现也给予国内短道项目运动员信心,跨栏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各省市训练队的重视。而近些年来,核心力量训练也以最为热门研究的课题出现,在提高训练表现,改善技术动作以及预防运动损伤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是将核心力量训练与跨栏跑项目技术特点结合,使跨栏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得到补充与发展,并为提高训练效果,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激发业训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创造了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进行研究,选取河北省邢台市体校16名男子跨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实验,实验前通过专家访谈法以及相关文献资料选取了8项与跨栏项目相关的测试指标分别是5个栏成绩、八级腹桥、立定三级跳、20s原地栏侧起跨腿提拉、20s仰卧两头起、控体俯卧撑、直线弓箭步和转体稳定性测试。在实验期间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的干预训练,而对照组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实验结束后将测试指标和跨栏技术参数进行组间的横向比较及组内的纵向比较,然后将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两组队员跨栏步技术测试的录像进行解析,分析显示,实验组队员在起跨攻栏阶段起跨腿的蹬伸、攻栏距离、躯干前倾的幅度、摆动腿的快速折叠前摆;腾空过栏阶段的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快速剪绞动作、下肢与躯干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向前的水平速度、重心起伏高度;下栏着地阶段的摆动腿主动压栏拔地、起跨腿快速提拉到位等跨栏步技术环节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在改善跨栏步各阶段技术均有积极影响。2、实验组队员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跨栏步各阶段技术得到显著改善,使得实验组队员在跨栏技术测评与全程成绩考核均优于对照组队员,结果证明,核心区力量训练在改善跨栏技术方面效果显著。3、相较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核心区力量训练的训练更为丰富、新颖,训练形式也多样化,激发了队员的好奇心和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核心力量训练与跨栏项目特点的结合深化了队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关键词】:核心区力量训练 跨栏步 技术动作 训练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2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2
- 1.1 有关核心区概念的界定12
- 1.2 核心区力量的概念及相关研究12-17
- 1.2.1 核心区力量的分类15
- 1.2.2 核心区力量训练的作用15-16
- 1.2.3 核心力量的测量与评估16-17
- 1.3 跨栏跑项目研究综述17-22
- 1.3.1 跨栏项目的技术特点17-20
- 1.3.2 跨栏跑项目的体能特征20
- 1.3.3 跨栏跑项目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20-22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2-30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30
- 2.2.1 文献资料法22
- 2.2.2 专家访谈法22
- 2.2.3 录像解析法22-23
- 2.2.4 实验法23-28
- 2.2.5 数理统计法28-30
- 3 结果与分析30-42
- 3.1 核心区力量与跨栏项目特点的相关关系30-32
- 3.2 实验前两组测试指标对比分析32
- 3.3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测试指标成绩对比32-34
- 3.4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测试指标成绩对比34-35
- 3.5 实验后两组测试指标对比分析35-36
- 3.6 核心力量训练对跨栏技术测评成绩的影响36-37
- 3.7 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跨栏步技术的影响37-42
- 3.7.1 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起跨攻栏阶段技术的影响38-39
- 3.7.2 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腾空过栏阶段技术的影响39-42
- 结论与建议42-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岑兴宇;女子400米栏力量训练[J];田径;2000年06期
3 张海;浅谈力量训练中的憋气[J];田径;2000年08期
4 高汉民,吕望山;“加压力量训练”的运用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年01期
5 陈小平;德国的力量训练研究[J];体育科研;2003年03期
6 户进菊;;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动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年03期
7 于红妍;王虎;冯春辉;贾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赵柏林;;如何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9 刘斌;徐坚;;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与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宋德海;巢晓春;;力量训练方式发展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张猛;叶锐彬;苏全生;;力量训练在国家篮球运动员伤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李山;周铁民;王林;;现代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何辉;熊开宇;许寿生;尚文霞;;蛙泳动作与陆上力量训练积分肌电的相关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黄岩;赵焕彬;刘颖;闫琪;;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及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郭兰兰;纪仲秋;;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促进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胡玲玲;纪仲秋;姜桂萍;宋吉祥;;振动力量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7 屈萍;郑伟涛;马勇;石清;;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蹼泳力量训练中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鹿道叶;;浅析中老年人力量训练对健康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跃;;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平台现象”的成因与突破[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袁艳;吴贻刚;;振动刺激在力量训练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冰冰;力量训练后吃点鸡蛋[N];健康时报;2006年
2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刘洲;浅谈体育特长学生的肌肉力量训练[N];学知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 赵纪生;中国人的胳膊越来越没劲[N];健康时报;2008年
4 臧恒佳 编译;45分钟就能减腹塑形[N];健康时报;2008年
5 ;四步瘦身运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麻建丽;让身体充满力量[N];温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继明;力量乃运动之父[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岳胜军 于超;抓住后备力量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N];中国国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文兵;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2 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3 洪长清;大负荷力量训练中机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李山;田径运动全年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李晓浦;自激振动力量训练器的研制以及气动与振动加载力量训练在某些生物学力学指标上差别的探研[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6 袁艳;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聂文良;跑步经济性相关下肢刚度与神经肌肉力量训练适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刘冬冬;循环力量训练对青年健康受试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田石榴;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丽峰;现代力量训练研究:理论、方法与启示[D];西南大学;2013年
3 张韬;健身房非竞技性力量训练人群的锻炼迷瘾现状分析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治均;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生前抛实心球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宝军;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专项能力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江海;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天宇;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跳发球速度与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尚强;国内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聊城大学;2015年
9 张坤涛;高校跳远教学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董文琪;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9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6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