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第一次主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2:14

  本文关键词: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第一次主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羽毛球 男双 主动 优势 战术


【摘要】:本文以2011年底-2012年男子双打世界排名前十的4队双打组合为研究对象。抽取这4队选手在2011年底至2012年间在国际羽联超级系列赛及奥运会、汤姆斯杯中的9场男双比赛为样本,记录其每一球中第一次取得主动的击球方法及击球线路,而后回溯前一拍对方的击球方法和击球线路。通过对每一种情境下,获取主动技术研究和比较,总结4队选手创造主动的技战术的一般模式。通过对四者获取主动方式的研究及四者间的相互比较,探寻羽毛球男子双打获取主动的一般规律,为下一步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意见。通过研究,得出的一般规律为:在羽毛球男子双打中,一般线路短、速度快、变化少的直线球要优于线路长、变化多的斜线球。这种优势随离网距离的变远而缩小乃至几乎丧失。其具体表现为,在回放网前球时,斜线球极少出现;在中场推球、挡网的时候,斜线球略微增多;在不得以起高球时,斜线球大量增加。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发球,在发网前球中,2号位斜线极少;而在发后场球中,4号位斜线和3号位直线持平。经过总结,发现羽毛球男子双打创造主动的几种经典模式,按照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1)发网前球——直线放网——起球;(2)发网前球——直线推球——起球;(3)发网前球——推追身球——起球;(4)推球——直线推球——起球。在创造主动的技术上,4队选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1)蔡峗、傅海峰最为优秀的技术为直线放网,其主要技战术特点为均衡和兼顾。在应对前场球时,蔡峗、傅海峰在紧盯网前的同时兼顾直线中场和斜线网前。(2)郑在成、李龙大最为突出的技术为直线推球。其直线推球的落点通常为对方中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迫使对方在低点起球。(3)鲍伊、摩根森的技术特点在于多发后场球。其后场发球数量多且效果佳。(4)古建杰、陈文宏最突出的技术在其推(抽)球。古建杰、陈文宏的的推球更接近抽球,其目的不仅在于迫使对方起球,有时还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常将比赛拖入快节奏的平抽挡阶段。
【关键词】:羽毛球 男双 主动 优势 战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研究内容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3.1 主动的重要性11-12
  • 1.3.2 主动研究的意义12
  • 1.4 文献综述12-19
  • 1.4.1 羽毛球男子双打描述性战术研究12-13
  • 1.4.2 羽毛球男子双打统计型技战术研究13-19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9-22
  • 2.1 研究对象19-20
  • 2.2 研究方法20-22
  • 2.2.1 文献资料法20
  • 2.2.2 观察法20-21
  • 2.2.3 数理统计法21-22
  • 3. 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22-26
  • 3.1 羽毛球技术相关的界定22-23
  • 3.2 羽毛球场地及击球线路的相关界定23-24
  • 3.3 关于主动和被动的相关界定及其理论基础24-26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6-40
  • 4.1 针对发球的创造主动技术26-32
  • 4.1.1 发网前球的落点分布及其主被动情况26-28
  • 4.1.2 针对前场发球的创造主动技术28-30
  • 4.1.3 发后场球的落点分布及其主被动情况30-32
  • 4.1.4 针对后场发球的创造主动技术32
  • 4.2 针对其它前场球的创造主动技术32-33
  • 4.3 针对中场球的创造主动技术33-35
  • 4.3.1 针对推球的创造主动技术33-34
  • 4.3.2 针对抽球的创造主动技术34-35
  • 4.4 发球直接获得主动35-36
  • 4.5 四队选手获取主动的技术总计及比较36-40
  • 4.5.1 蔡峗、傅海峰38
  • 4.5.2 郑在成、李龙大38
  • 4.5.3 鲍伊、摩根森38
  • 4.5.4 古建杰、陈文宏38-40
  • 5. 结论与建议40-43
  • 5.1 结论40-41
  • 5.1.1 一般性规律:速度重于线路40
  • 5.1.2 第一次主动的经典模式40
  • 5.1.3 四队选手在创造主动技术上的差异性40-41
  • 5.2 建议41-43
  • 5.2.1 双打意识41
  • 5.2.2 双打战术41
  • 5.2.3 双打战术训练41-43
  • 6. 创新和不足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青;盛怡;;对羽毛球优秀男双选手李龙大/郑在成技战术特征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2 刘智英;郑明辉;;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3 林建成;吴俊盛;郑青金;丘玉芳;林有雅;;关于双打问题的探讨[J];体育科技资料;1976年14期

4 ;对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双打的观察分析[J];体育科技资料;1978年23期



本文编号:875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75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