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6:25

  本文关键词: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排球 排球普修课 激励教学策略


【摘要】:激励理论在心理学层面上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人们奋发的精神,激发人们做事的动机,使人们朝向期望的目标而努力,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激励策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充满积极乐观,就能提高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发展。激励理论经过近十几年迅速发展,在多门学科教学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是,目前该理论在体育教学方面鲜有研究,尤其在排球技术教学上很少涉及。为此,本研究将综合激励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排球普修课教学中,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策略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进而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以期获得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依据综合激励理论与操作原理,并在对教学对象、教材特点与学生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排球普修技术课激励教学策略,并以武汉体育学院2013级排球普修学生为实验对象,展开对排球技术教学激励策略在教学中实施效应的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深入探讨排球教学激励策略教学中实施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技能习得方面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如下:1.两轮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激励理论和对排球教学要素前瞻性分析而设计的排球普修课激励教学策略,在排球技术教学中实施是有效且可行的。2.排球普修课激励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剔除人的惰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3.排球普修课激励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强化学生的能力感、归属感、有用感、潜能感和乐观感,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动机端正与练习积极主动,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性质转化。4.排球普修课激励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之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使其明确班组的管理目标和个人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间接地促进学生习得正确的排球技术规范,提高排球技能习得水平。
【关键词】:排球 排球普修课 激励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前言12-21
  • 1.1 选题依据12-14
  • 1.2 文献综述14-2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0-21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21-24
  • 2.1 研究对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2
  • 2.2.1 文献资料法21
  • 2.2.2 专家访谈法21
  • 2.2.3 问卷调查法21-22
  • 2.2.4 教学实验法22
  • 2.2.5 数理统计法22
  • 2.2.6 逻辑分析法22
  • 2.3 研究思路22-24
  • 第三章 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的设计24-37
  • 3.1 激励策略设计的目的24
  • 3.2 激励策略设计的原则24-25
  • 3.2.1 实效性原则24
  • 3.2.2 针对性原则24
  • 3.2.3 合理性原则24-25
  • 3.3 策略设计的理论依据25-31
  • 3.3.1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25-26
  • 3.3.2 对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中的相关理论26-28
  • 3.3.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8
  • 3.3.4 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28-29
  • 3.3.5 排球普修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29
  • 3.3.6 排球普修课中激发学生动机的需要29-31
  • 3.3.6.1 学生对能力感的需求29
  • 3.3.6.2 学生对归属感的需求29-30
  • 3.3.6.3 学生对有用感的需求30
  • 3.3.6.4 学生对潜能感的需求30
  • 3.3.6.5 学生对乐观感的需求30-31
  • 3.4 教学对象与教材特点的前瞻性分析31-32
  • 3.4.1 教学对象的特点31
  • 3.4.2 教材的特点31-32
  • 3.4.3 教学目标的分析32
  • 3.5 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的设计32-37
  • 3.5.1 排球普修课中的激励策略框架32-37
  • 第四章 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实验研究设计37-46
  • 4.1 实验目的37
  • 4.2 实验原则37-38
  • 4.2.1 科学性原则37
  • 4.2.2 对照性原则37
  • 4.2.3 重复性原则37
  • 4.2.4 单一变量原则37-38
  • 4.3 实验对象与分组38
  • 4.4 教学实验的设计38-46
  • 4.4.1 实验步骤40-41
  • 4.4.2 实验施加因素41
  • 4.4.3 实验条件的控制41-44
  • 4.4.4 实验效应指标44-45
  • 4.4.5 实验结果的评价45-46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46-57
  • 5.1 第一轮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教学实验后测结果46-49
  • 5.1.1 第一轮实验后两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测试结果的比较46-47
  • 5.1.2 第一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动机测试结果的比较47-48
  • 5.1.3 第一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技能习得水平的比较分析48-49
  • 5.2 第二轮排球普修激励教学策略教学实验后测结果49-53
  • 5.2.1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测试结果的比较49-50
  • 5.2.2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动机测试结果的比较50-52
  • 5.2.2.1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能力感测试结果比较50
  • 5.2.2.2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归属感测试结果比较50-51
  • 5.2.2.3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用感测试结果比较51
  • 5.2.2.4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潜能感测试结果比较51-52
  • 5.2.2.5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乐观感测试结果比较52
  • 5.2.3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技能习得水平测试结果52-53
  • 5.3 分析与讨论53-57
  • 5.3.1 排球普修课激励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53
  • 5.3.2 排球普修课激励策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53-55
  • 5.3.3 排球普修课激励策略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影响55-57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7-59
  • 6.1 结论57
  • 6.2 建议57-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附件1 过程自感九点量表63-64
  • 附件2 排球普修课学生兴趣量表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振武,杜德栎;关于构建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初步探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孙冰玉;浅析激励理论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张凤华;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1997年03期

5 张鑫,冯跃,李国昊;基于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理论的高校激励机制[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6 黄卓,曹爱春;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6期

7 苏宇红;徐建东;宋迎进;;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促进高校教学管理[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3期

8 张小永;激励理论的综述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9 蔡颖;浅谈高效率行政管理队伍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10 劳马;;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在京成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5年03期



本文编号:88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8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