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五人操托举动作创编的探析
本文关键词: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五人操托举动作创编的探析
【摘要】:竞技健美操中的托举动作是混合双人操、三人操、五人操项目成套编排的特殊要求,是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空间层次转换的表现形式,体现了集体项目的特点。托举是影响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评判的重要因素。通过赏心悦目的托举动作可以点缀成套的主题。2013—2016年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中规定:竞技健美操六人操改为五人操并且托举动作由三次减少到两次,人数的减少为托举动作的编排提出了更高的难度,而托举数量的减少对教练员的创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第十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前八名队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第十三届世锦赛健美操比赛五人操前八名队伍的托举动作进行视频录像分析,以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运动训练学、体育美学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索影响托举动作的因素,为竞技健美操五人操托举动作的创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新周期规则中在创编托举动作时,允许做相应的技巧动作,为托举动作的创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2、与托举有关的艺术评分因素中的五大项范围内占了两大项(主体内容与表现)、六小项(复杂性与多样性、流畅性、创新性、完成质量、成套表现、团队协作)3、影响五人操托举的因素主要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方法因素;4、结合第十三届世锦赛健美操比赛五人操前八名队伍的案例分析表明:托举动作正朝着复杂、多样、巧妙的方向发展。复杂多变的空间变化、多样不同的造型动作、巧妙流畅的上架准备、空中动作、下架完成的过程是创编托举动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规则导向 竞技健美操 五人操 托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7
- 1.1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7
- 1.2.1 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11-12
- 1.2.2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研究12-13
- 1.2.3 关于竞技健美操托举的研究13-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8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8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录像分析法17
- 2.2.3 逻辑推理法17
- 2.2.4 数理统计法17-18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8-40
- 3.1 托举动作的定义18
- 3.2 从近两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看托举动作的变化18-21
- 3.3 从竞赛规则中的艺术评分内容看托举动作的重要性21-22
- 3.4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五人操托举创编分析22-25
- 3.4.1 托举创编的内容22-24
- 3.4.2 托举创编的注意事项24-25
- 3.5 影响竞技健美操五人操托举的因素25-26
- 3.5.1 时间因素25
- 3.5.2 空间因素25
- 3.5.3 方法因素25-26
- 3.6 案例分析竞技健美操五人操的托举26-40
- 3.6.1 托举时间的分析27-28
- 3.6.2 托举空间的分析28-31
- 3.6.3 托举方法的分析31-40
- 4 结论与建议40-41
- 4.1 结论40
- 4.2 建议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寒西,李庆友;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3期
2 许铭;竞技健美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李红;加速专业化进程,迅速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汪海燕;对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几个非训练学因素的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周建社,徐颂峰,张文英;我国竞技健美操一线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金逵,商毅;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7 赵兰革,郭层诚,于飞,米艳,杨丽娟;竞技健美操训练对心脏形态和机能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桑国强,严爱平;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朱瑛;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操的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黎荣;浅谈竞技健美操成套音乐的制作[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莉;;从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看世界竞技健美操格局与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江山;;江苏省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质量的调查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遵;;用新规则审视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何荣;孔宁宁;;竞技健美操表演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相银芝;汪康乐;;三维动画技术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的思考[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晓艳;;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培养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杰;;我国竞技健美操组织管理现状的探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霓;刘无逸;于新凯;;天津工业大学竞技健美操队运动员身体现状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姜桂萍;李旭龙;纪仲秋;;竞技健美操自由倒地类和屈体分腿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姜桂萍;李佳荣;李旭龙;纪仲秋;;竞技健美操支撑类难度基础动作基本特征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健美操专修课女学生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竞技健美操 雕塑形体的活力之舞[N];河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谢漪珊;健美操:跳跃之中喜迎奥运[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记者 王向娜;我国健美操健儿实现突破[N];中国体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浩;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王智明;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其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2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8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