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5:34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省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 休闲体育 结构体系
【摘要】:社会分层理论为现阶段休闲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客观分层视阈下对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进行分析,有利于河南省休闲体育事业发展。论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的方式,对我国休闲体育研究文献的基本分布情况,研究热点演进过程等方面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第二,通过特尔斐法构建了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休闲体育”结构体系。论文以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斐法构建出休闲体育结构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产生问卷,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郑州市,新乡市,洛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六个城市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文化程度,职业分类,经济收入三个标准确定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划分依据,通过对时间,空间,项目,消费,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等维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的特征。并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结论:1、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每周频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时间的选择段存在差异;2、免费场馆受到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的欢迎,伴随着阶层的上升选择收费场馆的社会成员也在不断增多,住宅周围成为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的首选,不同社会阶层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距离住宅之间距离的远近差别无显著性差异。3、跑步,散步,羽毛球成为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社会A层、B层和C层人群参加技术性较强、体育消费较高运动项目的人较多。运动强度则偏向于中等强度及中低强度。4、不同社会阶层整体休闲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消费内容方面,购买运动服装排在第一位,实物消费比重较大,参与休闲体育消费考虑因素方面,各阶层选择较为理性;5、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主要通过电视端获取休闲体育信息,最喜爱收看的体育电视节目是体育比赛;6、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体育组织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较为成熟的体育组织较少,处于自发性形成的体育组织较多,且各阶层无差异性。7、影响不同阶层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但时间缺乏成为影响各个阶层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首要限制性因素;8、伴随着阶层的上升,喜欢休闲体育的人所占比例逐渐增大;9、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加休闲体育锻炼的目的呈显出多元化趋势,强健身体,缓解身心紧张,治疗和预防疾病成为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的三个主要目的;10、兴建更多的体育器材,开放更多学校体育设施,组织更多的体育比赛成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体育需求。
【关键词】:河南省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 休闲体育 结构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28
- 1.1 选题依据10-11
- 1.1.1 研究休闲体育有利于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建设10
- 1.1.2 休闲体育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0
- 1.1.3 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影响休闲体育发展10-11
- 1.1.4 对河南省休闲体育研究有利于河南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11
- 1.2 相关研究述评11-26
- 1.2.1“休闲”,,“休闲体育”研究述评11-15
- 1.2.2“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不同社会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研究述评15-16
- 1.2.3 我国休闲体育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16-26
- 1.3 研究目的与任务26-28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8-31
- 2.1 研究对象28
- 2.2 研究方法28-31
- 2.2.1 文献资料法28
- 2.2.2 问卷调查法28-29
- 2.2.3 数理统计法29
- 2.2.4 逻辑分析法29-3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57
- 3.1 “休闲体育结构体系”构建31-35
- 3.1.1 指标筛选方法31
- 3.1.2 筛选指标参数依据31-32
- 3.1.3 指标体系理论构建32-33
- 3.1.4 专家问卷结果分析33-35
- 3.2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划分标准及调查对象样本的基本情况35-39
- 3.2.1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划分标准35-36
- 3.2.2 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职业分类,经济收入情况36-39
- 3.3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于休闲体育分析39-57
- 3.3.1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时间特征分析39-42
- 3.3.2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特征分析42-44
- 3.3.3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特征分析44-47
- 3.3.4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特征分析47-50
- 3.3.5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休闲体育信息获取特征分析50-51
- 3.3.6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组织特征分析51-52
- 3.3.7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的限制性因素特征分析52-53
- 3.3.8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态度特征分析53-54
- 3.3.9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目的分析54-55
- 3.3.10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休闲体育需求分析55-57
- 4 结论57-58
- 4.1 通过特尔斐法构建出“休闲体育结构体系”57
- 4.2 河南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征结论57-58
- 5 对策58-61
- 5.1 社会A阶层与社会B阶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58
- 5.1.1 应树立榜样效应,吸引更多个体参与休闲体育58
- 5.1.2 应积极建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育组织58
- 5.2 社会C阶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58-59
- 5.3 从意识层面积极引导社会D阶层和E阶层参与休闲体育59
- 5.4 应加大针对不同社会阶层参与休闲体育的指导与投入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72
- 致谢72-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利民;;论休闲体育教育价值中人的生命价值与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石振国;;生命教育视野中的休闲体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3 张瑞林;;体育旅游业价值创造研究的现状及趋势——2013年休闲体育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4 栗燕梅;;运动休闲参与因素和满意度分析——提高休闲体育质量 建设美丽中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陈霞;;休闲伦理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王俊杰;王培勇;徐坚;刘峰;;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2012年10期
7 齐书春;;社会极化理论视阈下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王新才;袁小玲;;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飞燕;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3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0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