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6:28
本文关键词:吉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为基础,对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培养目标、公共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四大模块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总结了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为两所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认为: (1)两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目标都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吉林大学趋于综合型能力人才的培养,东北师范大学强调师范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总课程类别上东北师范大学侧重于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而选择的生涯规划课程。学生可按教师教育类、社会体育类、运动实践类三个模块选修具体课程。而吉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更加注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3)从两所学校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吉林大学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开设的内容可以看出,东北师范大学突出了运动人体类课程,,吉林大学突出了人文课程,这与两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运动训练 课程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8.1-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2
- 1.1 选题依据8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8-9
- 1.3 文献综述9-12
- 1.3.1 关于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9-10
- 1.3.2 关于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10
- 1.3.3 关于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10-11
- 1.3.4 关于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11-12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3
- 2.1 研究对象12
- 2.2 研究方法12-13
- 2.2.1 文献资料法12
- 2.2.2 调查法12
- 2.2.3 数理统计与分析法12-13
- 3 结果与分析13-30
- 3.1 吉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分析13-16
- 3.1.1 培养目标的内涵解析13
- 3.1.2 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13-16
- 3.2 吉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分析16-30
- 3.2.1 公共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分值对比分析16-17
- 3.2.2 公共教育课对比分析17-19
- 3.2.3 专业基础课对比分析19-23
- 3.2.4 专业方向课对比分析23-28
- 3.2.5 实践实习类课程对比分析28-30
- 4 结论与建议30-31
- 4.1 结论30
- 4.2 建议30-31
- 参考文献31-34
- 附件 134-39
- 附件 239-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春霞;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介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2 欧阳翠云;;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荆光辉;李献君;杜鹏;唐雪姣;;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张现峰;张庆文;;浅论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5 范美艳;;吉林体院及国内外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才智;2012年32期
6 周孝伟;;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5期
7 龚坚;王俪嘉;胡雅欢;;生命关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8 杜春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周晓军;;对深化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理论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陈小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906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0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