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及其健身效果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3:00
本文关键词: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及其健身效果实证研究
【摘要】:目的:揭示背向行走的相关生物力学机制,探讨背向行走对降低超重女性体脂及提升其平衡能力效果,为推广背向行走健身模式提供重要的生物力学和健身效果实证依据。方法:生物力学机制研究通过运动学、动力学、肌电等手段同步测试相关生物力学参数,并运用逆动力学计算获得步行中髋、膝、踝关节力矩和关节功;健身效果实证研究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30名超重的西南大学女生,随机分成3组即背向行走组、正向行走组、空白对照组。通过8周的实验干预,使用体成分分析仪、平衡能力测试仪及运动能耗监测仪对受试者实验前后相应体适能及平衡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发现,与正着走相比,背向行走受试者受走向的影响较大,因此其走速、跨步长明显下降,而两种走模式下的相关关节角位移表现惊人的相似性;正着走时踝关节力矩模式与时相反转后背向行走亦表现惊人的相似,而膝、髋两关节却没有如此雷同;两种走模式下的踝、膝、髋关节功率差异明显,并推断背向行走的主要推动力及震荡吸收来自踝关节,膝、髋两关节几乎不能产生推动功率;肌电数据进一步左证背向行走的动力源来自踝关节,而正着走,其动力源主要由髋与膝关节承担;健身效果研究证实,与实验前及对照组相比,背向行走组体重、体脂%、腰围、小腿围、大腿围、BMI指数6项指标呈显著下降,而最大摄氧量及闭目单足支撑、纵向踩木、侧跨跳等4项指标呈明显上升;正向行走组体重、体脂百分比、腰围、大腿围等4项指标显著下降,最大摄氧量及纵向踩木2项指标呈显著上升;比较背向行走、正向行走两组共变的6项指标中,背向行走组在降体重、体脂、腰围及提升最大摄氧量四方面明显优于正向行走组,而另2项无差异。结论:背向行走锻炼可以改变神经机制对运动能力获得以及受伤或愈后的骨骼肌功能再教育具有良好作用;背向行走髌骨-股骨关节承受来自地面的反应力要低,因此,背向行走对下肢过度使用受伤的病人康复是有益的;背向行走和正向行走均对降低超重女性体脂、提升体适能及增加平衡能力有显著功效,且背向行走的健身效果优于正向行走,建议在广大群众中推广,以背向行走锻炼。
【关键词】:背向行走 生物力学机制 健身效果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引言8-11
- 1.1 研究依据与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目的9-10
- 1.2.1 正向与背向行走机制的研究目的9-10
- 1.2.3 正向与背向健身效果实证研究的目10
- 1.3 研究假设10-11
- 2. 文献综述11-15
- 2.1 正向行走与背向行走运动学研究综述11-12
- 2.2 正向行走与背向行走动力学研究综述12-13
- 2.3 正向行走与背向行走表面肌电(EMG)研究综述13-15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5-21
- 3.1 研究对象15
- 3.2 研究思路15-17
- 3.3 研究设计17
- 3.3.1 实验一 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实验设计17
- 3.3.2 实验二 正向行走与背向行走健身效果实验设计17
- 3.4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17-19
- 3.4.1 实验一 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研究方法17-18
- 3.4.2 实验二 正向行走与背向行走健身效果研究方法18-19
- 3.5 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实验数据获取19-21
- 3.5.1 有效实验选择19-20
- 3.5.2 采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20
- 3.5.3 肌电数据的处理20
- 3.5.4 关节力矩及关节功率的计算20-21
- 4. 实验结果21-32
- 4.1 实验一 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实验结果21-30
- 4.1.1 重复测量结果21
- 4.1.2 运动学测试结果21-24
- 4.1.3 动力学测试结果24-27
- 4.1.4 肌电测试结果27-30
- 4.2 正向与背向行走健身效果实验结果30-32
- 4.2.1 重复测量结果30
- 4.2.2 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情况30-31
- 4.2.3 实验前、后身体平衡能力情况31-32
- 5. 分析与讨论32-37
- 5.1 实验一 正向与背向行走生物力学机制分析与讨论32-35
- 5.1.1 正向与背向行走运动学特点32-33
- 5.1.2 正向与背向行走动力学特点33-35
- 5.2 正向与背向行走健身效果分析与讨论35-37
- 5.2.1 背向行走、正向行走对超重女性身体形态影响35-36
- 5.2.2 背向行走、正向行走对女性身体平衡能力影响36-37
- 6. 结论37-38
- 7. 后记38-39
- 7.1 研究范围38
- 7.2 研究限制38-39
- 参考文献39-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宝兴,魏文仪;应用逆向动力学计算关节内力的可靠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2 刘延柱,顾晓勤;空间机械臂逆动力学的Liapunov方法[J];力学学报;1996年05期
3 束路西;雷震;徐林川;;对肥胖大学生运动干预与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4 张国莉;陈文鹤;;运动减肥对男性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和瘦素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瑞元;熊开宇;;大负荷运动过程中股外肌做离心工作、向心工作和等长工作时的肌电变化[J];体育科学;1992年04期
6 张庭然;罗炯;王翔;赖彬;宋吉祥;吴召群;;正着走与退着走生物力学机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张胜年;林中宝;袁泳虹;吴新凡;;背向行走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8 赵焕彬;霍洪峰;张静;金凤霞;;老年人健身背向走的足底压力与步态特征[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921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2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