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6:36

  本文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院校 体育专业 思维风格 特征


【摘要】:思维风格(thinking styles)作为衡量个体差异变量是指人们在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所偏爱的一种思考方式。自从Sternberg提出此理论,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在各领域进行实证研究,将它引入教学领域,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生差异的研究,对教育领域意义重大。在现有的文献中,大多是中小学和普通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相关研究,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此群体的研究甚少。基此,本研究通过对武汉体院、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与湖北普通高等院校学生(非体育)思维风格的调查与对比,揭示了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独有的思维风格特征,其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主要在立法、外倾、激进和执法风格上占主导,多年的专业训练使其思维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特征。2、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风格性别特征突出。男同学主要表现在立法、执法、局部和外倾思维上占主导,而女同学表现为审判、专制、等级和全局思维风格。3、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风格年级特征呈现鲜明。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风格在审判、全局、激进和等级思维维度上较为强势突出,而低年级学生的风格则主要表现在立法、外倾、激进和执法思维维度上占主导。4、不同运动专项的教学训练使得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呈现出特点分明的项群特征,具体表现为:难美性项群(武、体艺专项)学生主要表现为在专制、局部、立法和激进型思维风格维度上占主导;格斗对抗性项群(摔、拳、跆专项)学生主要表现在内倾、执法、专制和局部型思维风格维度上强势突出;隔网对抗性项群(乒、羽、网、排专项)专项学生主要表现在立法、专制、平等竞争和全局型思维风格维度上占据优势;同场竞技性项群(篮、足专项)学生主要表现为全局、平等竞争、激进和局部型思维风格维度上较为突出;体能性(田径专项)学生主要表现为执法、内倾、立法和专制型思维风格维度上占据主导。
【关键词】:体育院校 体育专业 思维风格 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8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相关文献综述11-16
  • 1.2.1 相关概念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6-18
  • 1.3.1 研究目的16
  • 1.3.2 研究意义16-18
  • 第2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18-22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方法18-21
  • 2.2.1 文献资料法18
  • 2.2.2 专家访谈法18
  • 2.2.3 问卷调查法18-20
  • 2.2.4 数理统计法20
  • 2.2.5 逻辑分析法20-21
  •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21-22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2-44
  • 3.1 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专业特征分析22-27
  • 3.1.1 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总体特点22-24
  • 3.1.2 普通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总体特点24-25
  • 3.1.3 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思维风格上的差异比较25-27
  • 3.2 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的性别特征分析27-29
  • 3.3 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的年级特征分析29-31
  • 3.4 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的项群特征分析31-44
  • 3.4.1 在立法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2-33
  • 3.4.2 在执法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3-34
  • 3.4.3 在审判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4-35
  • 3.4.4 在专制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5-36
  • 3.4.5 在等级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6
  • 3.4.6 在平等竞争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6-37
  • 3.4.7 在无政府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7-38
  • 3.4.8 在全局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8-39
  • 3.4.9 在局部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39-40
  • 3.4.10 在内倾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40-41
  • 3.4.11 在外倾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41-42
  • 3.4.12 在激进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42-43
  • 3.4.13 在保守型思维风格上各项群之间差异43-44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44-46
  • 4.1 结论44
  • 4.2 建议44-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件49-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民;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樊晓仑;谈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赵永峰,张天宝;影响在校体育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的因素[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易小燕;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于贵身,翟方;河南省体育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6 朱明山;;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08期

7 杜春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的对策及措施[J];科技资讯;2006年30期

8 李卓声;任宇翔;;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本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0期

9 袁宏;张宏亮;赵婧娅;;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问题剖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2期

10 段慧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堰玲;罗轶;;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成都市高校的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黄家善;沈光野;袁吉;;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自我提高的创新模式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王凌;;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的追踪测试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佟晓东;;两两比较法及其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素质评价中的应用[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姜志明;刘甄悦;孙承文;刘蓟生;;问题与思考: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未来[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李慧林;;专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全能考试成绩的分析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袁凤生;王金龙;孙思哲;陈宇;;体育专业学生心理负荷能力评价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马艳云;常青;;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9 苗华;张绍礼;刘瑞昌;马斌胜;;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韩玉璋;王珏;李洪毅;;对高师体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亚明 实习生 邵帅;发挥体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N];中国体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春耕;山西体育为什么能在困难中前行?[N];山西日报;2010年

3 钱f^;四川体育民生工程惠民促和谐[N];四川日报;2011年

4 ;湘潭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N];湘潭日报;2012年

5 李珂;我省两所院校获准招收体育专业学生[N];福建日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雪颖;传承体育文化 服务全民健身[N];中国体育报;2011年

7 陈娟 关利娜 刘洋;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赴湘调研全民健身组织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N];湖南日报;2012年

9 通讯员 曹磊;体育就是民生[N];安阳日报;2014年

10 记者黄凯;近3万志愿者活跃社区[N];南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迪;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闫娜;大学体育课堂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森英;贵阳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东雪;河北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5 马娇;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会籍顾问岗位实习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成宾;新疆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蔡杰;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兼职现象的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慧颖;择时运动理论下西安市高校体育课程时段设置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孔飞龙;体育专业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10 刘平;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4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24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