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北京市海淀区体育健身团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1:39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海淀区体育健身团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京市 健身团队 研究


【摘要】:为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健身需求,使基层健身团队得到稳步发展,解决基层健身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完善基层健身团队的管理运行方式。本文以北京市基层健身团队为缩影,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选取的健身团队进行管理模式、活动内容、内部成员结构、归属部门、团队沟通协调、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发现基层健身团队在活动组织开展、团队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基层健身团队犹如春笋般生长,但健身团队的活动组织形式缺乏规范性,也随之出现内部管理不足等问题。其中包括:一、健身团队成立注册时的行政“高门槛”现象,致使健身团队的身份合法性确立受到阻碍,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二、社会指导员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倾向,为健身团队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将受到影响,后备军力量不足。社会指导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定期、针对性强的相关业务培训。健身团队管理层不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三、健身团队在开展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中缺乏科学性、有序性、合理性。四、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致使经费匮乏,,政府部门的资助不具有长期性,没有形成制度化,资助的数量也比较低。五、基层健身团队缺乏系统、健全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六、基层健身团队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公开透明度较低。
【关键词】:北京市 健身团队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1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
  • 1.3 研究任务8
  • 1.4 文献综述8-11
  • 1.4.1 健身团队概念的界定8-9
  • 1.4.2 健身团队的性质9
  • 1.4.3 健身团队的类型研究9-10
  • 1.4.4 健身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10-11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12
  • 2.1 研究对象11
  • 2.2 研究方法11-12
  • 2.2.1 文献资料法11
  • 2.2.2 个案分析法11
  • 2.2.3 实地考察法11-12
  • 2.2.4 逻辑分析法12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12-33
  • 3.1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总体概况12-13
  • 3.2 海淀区群众体育概况13-14
  • 3.3 海淀区健身团队类型、创立、数量14-16
  • 3.3.1 按健身团队组建方式划分属性14
  • 3.3.2 按健身团队所属单位划分属性14-15
  • 3.3.3 海淀区健身团队的创立15-16
  • 3.3.4 海淀区健身团队的团队人数16
  • 3.4 海淀区健身团队活动开展情况16-19
  • 3.4.1 活动地点16-18
  • 3.4.2 健身团队的活动项目18-19
  • 3.4.3 健身团队的活动频率19
  • 3.4.4 活动时间19
  • 3.5 海淀区健身团队培训和指导情况19-20
  • 3.5.1 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情况19-20
  • 3.5.2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开展情况20
  • 3.6 海淀区健身团队管理情况20-22
  • 3.6.1 健身团队配备的设施情况20-21
  • 3.6.2 健身团队隶属部门情况21-22
  • 3.6.3 健身团队每年参与表演和比赛情况22
  • 3.6.4 海淀区健身团队健身人员情况22
  • 3.7 海淀区健身团队面临的困难及问题22-23
  • 3.7.1 健身团队的群众性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22
  • 3.7.2 健身团队管理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22-23
  • 3.7.3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23
  • 3.7.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23
  • 3.7.5 健身团队的健身人员结构过于单一23
  • 3.7.6 缺少资金和专业培训23
  • 3.8 个案分析与讨论23-33
  • 3.8.1 相关理论基础23-25
  • 3.8.2 “李秀英按摩秧歌队”建队背景25-26
  • 3.8.3 “按摩秧歌队”的属性26
  • 3.8.4 “按摩秧歌队”承担的其他任务26
  • 3.8.5 “按摩秧歌队”发展阶段26-27
  • 3.8.6 “按摩秧歌队”形成、发展的条件27-33
  • 3.8.7 “按摩秧歌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3
  • 3.8.8 解决“按摩秧歌队”问题的对策33
  • 4 结论与建议33-37
  • 4.1 结论33-34
  • 4.2 建议34-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附件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历史进程、使命与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杨桦,王凯珍,熊晓正,孙葆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4 王凯珍;李丽莉;李相如;骆秉全;颜纳新;朱宏;汪流;;北京市第2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虞维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6 周华锋;李井海;赖齐花;;草根体育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韩军;;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冯炎红;张昕;;城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与发展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9 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汪流;王凯珍;李勇;;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950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50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