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利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2 15:04
本文关键词: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利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要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必须要有相关的体育配套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体育锻炼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由于社会提供给大众的体育设施数量难以满足要求,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上出现了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体育场馆资源短缺的问题,除了要加大投入建设的力度外,还要充分利用好社会上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尽量满足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还拥有许多教育资源和基础配套设施,如果能够利用好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将会大大有助于缓解体育设施资源短缺的紧张状况,也体现出高校与社会之间互助互利的紧密联系。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从多个方面了解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社会利用情况,从中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建议,为推动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出有利的措施。经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与建议:1、保定市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比较丰富,体育设备的种类比较齐全,体育设施的维护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从数量的分配上来看,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日常教学需要,有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2、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在社会利用的过程中,既面向社会个人,也面向社会团体,社会利用的形式主要分为有偿利用与无偿利用,但以有偿利用为主,有偿利用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有培训班开办、场地租赁和体育竞赛表演等;3、在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时间开放的安排上根据教学时间和人们锻炼的时间进行安排,多数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时分,开放的时间段也以学生放假时间居多。在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类型也是根据大众的需求而选择性进行部分开放,开放一些比较受群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场所;4、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收费形式多样,有按次数收费、按时间收费,还有按单位团体收费的,收费的标准在普通在群众看来偏高。在高校体育场馆安全性的调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比较低,严重的安全事故更是少之又少,在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中又是以天气等非人为因素为主,高校体育场馆的安全性较高;5、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维护与管理的费用主要来源于有偿开放场馆的收入以及学校的财政支出,政府可提供的财政拨款非常少,容易造成高校因开放体育场馆而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从而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6、在调查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影响因素中,资金投入不足、设施条件不完善、学校领导不重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有效的宣传策略、配套服务也不全面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7、保定市高校多数师生对体育场馆社会利用持支持态度,但反对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保定市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利用上也起到了其他格外特别的影响力,如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推动保定市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挖掘体育人才以及促进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出的相关建议有:1、加大对高校开放体育场馆设施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在资金投入上保证高校具有足够的资金维护体育场馆设备。在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道路上,高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高校不仅可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还可以提供场地设施的使用,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要为高校提供有力的后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维护资金等费用的问题上,不仅需要高校自筹,也需要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以额外的财政拨款专门支持高校发展体育场馆设施,为高校消除费用的忧虑。2、选拔专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高校的管理人员代表的是高校的对外形象,当社会人员前来高校运动时,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便是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社会人员从接触交流中可以了解到管理人员的素质。高校在聘用管理人员上应制定一套全面的标准,严格考核管理人员,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在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应提高其服务质量,从社会人员的反馈中了解到管理人员存在问题,并逐一解决和处理。3、根据大众的消费水平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消费水平也不一样,高校应在了解当地群众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收费水平应倾向于大众化的消费,让大多数人都有能力进行体育消费。4、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同的高校中有不同的体育场馆优势,要让人们多了解本校的体育优势就要多进行宣传推广,以体育场馆设施作为本校特色的一大亮点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人们前来参加体育运动和消费。5、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体育场馆指挥监察中心,时刻注意各个体育场馆的运行状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马上可以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快速处理,切实保障师生和群众的运动安全,维护和谐的运动环境。6、不断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为了让高校师生和社会群众享受到更好的体育服务,高校要定时检查和维护体育场馆设施,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已经出现问题的体育设施,根据师生和群众需要,补充一些必要的体育运动项目。7、提高高校各方人员对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利大于弊的,高校领导层以及师生应树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态度,在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问题上积极做到趋利避害,重视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保定市 高校 体育场馆 社会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8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1 前言13-23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4-16
- 1.2.1 研究目的14-15
- 1.2.2 研究意义15-16
- 1.3 研究现状16-23
- 1.3.1 体育场馆概念16
- 1.3.2 高校体育场馆的性质16-17
- 1.3.3 社会利用概念17
- 1.3.4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使用情况研究17-19
- 1.3.5 国外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的研究19-20
- 1.3.6 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现状的评价20-23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3-27
- 2.1 研究对象23
- 2.2 研究方法23-27
- 2.2.1 文献资料法23
- 2.2.2 调查法23-24
- 2.2.3 数理统计法24-25
- 2.2.4 逻辑分析法25-27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7-47
- 3.1 对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27-32
- 3.1.1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数量、类型及设施的基本情况调查27-28
- 3.1.2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及开放情况分析28
- 3.1.3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收费的情况调查28-29
- 3.1.4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安全性调查29-31
- 3.1.5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维护费用的情况调查31-32
- 3.1.6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现状分析32
- 3.2 对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情况的调查32-35
- 3.2.1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时间调查32-34
- 3.2.2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次数调查34
- 3.2.3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利用形式的调查34-35
- 3.3 保定市体育场馆社会利用可行性的调查与分析35-37
- 3.3.1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良好校园秩序35
- 3.3.2 提高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率35-36
- 3.3.3 可以达到以馆养馆的效果36
- 3.3.4 有助于实现大众健身目标36-37
- 3.4 影响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不利因素分析37-42
- 3.4.1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资金短缺,维护成本高37-38
- 3.4.2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不足38-39
- 3.4.3 保定市高校领导对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39-40
- 3.4.4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40-41
- 3.4.5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41-42
- 3.4.6 保定市高校体育场馆与之社会利用的配套服务不完善42
- 3.5 解决保定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利用程度不利因素的对策42-47
- 3.5.1 扩大高校经费来源,保证对体育场馆的经济支持42-43
- 3.5.2 丰富体育项目类型,完善体育运动设施43
- 3.5.3 提高对体育场馆社会利用重要性的认识43
- 3.5.4 严格招聘人才制度,提高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素质43-44
- 3.5.5 扩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宣传影响力,,树立高校良好形象44
- 3.5.6 提高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44-45
- 3.5.7 为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确实可行的社会利用计划45-47
- 结论与建议47-51
- 结论47-48
- 建议48-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155-57
- 附录257-59
- 附录359-61
- 附录461-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亚君;;山西省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现状及制约因素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王艺兰;蔡路路;;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与经营管理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3 闫士展;孙庆祝;马德森;;“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杨成伟;唐炎;;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政策的执行困境与路径优化[J];体育学刊;2013年06期
5 赵薇;;甘肃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S1期
6 李中华;;柳州市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02期
7 陈广旭;张承毅;;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杨震;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王隆华;许政红;黄国龙;;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研究——以福州市各类学校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刘静;刘昕;;公益性与主体利益博弈下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的动力机制创新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60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6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