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心理训练对吉林省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3:07

  本文关键词:心理训练对吉林省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吉林省 摔跤运动员 竞技能力发展 心理训练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摘要】:在我国(国际式)摔跤的发展历程中,吉林省摔跤运动起步比较早,也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然而,近几年吉林省摔跤项目成绩一直不理想,其原因和心理训练滞后有很大关系。从现代运动训练要素对竞技能力发展的影响看,心理要素在运动训练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对国家级运动健将以上层面的运动员来说,心理要素所占的比重就更高。心理训练是给摔跤运动员以心理支持与帮助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实施与控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竞技能力的高低和比赛成绩的优劣。目前国内外在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中,系统实施心理训练的应用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求证心理训练对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心理实验为主要技术路径来加以探讨与研究。通过对我省摔跤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查来设计心理实验方案,制定心理训练计划和选择心理训练手段。通过心理训练方案和计划的实施,对其实验结果进行数理与逻辑分析,求证心理训练与吉林省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主要采用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在实验法的实施与干预中,试验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指标、动作技术指标、进攻技术使用频度、转体技术动作效果和模拟实战比赛中的胜负得分5个维度上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都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摔跤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我省摔跤运动员动作技能表象运用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意识和自信心水平。二是通过对摔跤运动技术运用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并能发挥出较好的摔跤技能。三是对运动员主要摔跤技术进行系统心理演练,可以使其技术自动化水平得以提高。四是在对运动员的进攻与反攻的训练中,在转体技术中进行心理和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提高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利用转体技术的能力。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五是通过对摔跤运动员进行技、战术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和制胜能力。
【关键词】:吉林省 摔跤运动员 竞技能力发展 心理训练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0
  • 1.1 研究起源8
  • 1.2 概念界定8-10
  • 1.2.1 心理训练8-9
  • 1.2.2 表象训练9
  • 1.2.3 竞技能力9-10
  • 2 文献综述10-21
  • 2.1 国内研究现状10-18
  • 2.1.1 关于国内摔跤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研究10-14
  • 2.1.2 关于国内摔跤运动员赛前赛中心理调控的相关研究14-17
  • 2.1.3 关于摔跤运动员心理的其他方面的研究17-18
  • 2.2 国外研究现状18-21
  • 2.2.1 国外研究概况18
  • 2.2.2 国外摔跤研究现状18-21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5
  • 3.1 研究对象21
  • 3.2 研究方法21-25
  • 3.2.1 文献资料法21
  • 3.2.2 专家访谈法21
  • 3.2.3 实验法21-23
  • 3.2.4 问卷调查法23-24
  • 3.2.5 数理统计法24
  • 3.2.6 逻辑分析法24-25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25-37
  • 4.1 测试结果25-28
  • 4.1.1 实验前心理指标测试25
  • 4.1.2 实验前动作技术指标测试25-28
  • 4.2 实验前对运动员心理训练认知情况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28-33
  • 4.2.1 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认知程度统计与分析28
  • 4.2.2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统计与分析28-29
  • 4.2.3 运动员心理训练时期的统计29-30
  • 4.2.4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时间30
  • 4.2.5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动机分析30-31
  • 4.2.6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途径分析31-33
  •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能力变化特征比较分析33-35
  •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指标比较分析33
  •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动作技术指标比较分析33-35
  • 4.4 吉林省摔跤项目心理训练滞后在认知上的主要问题35-37
  • 4.4.1 心理常识教学与训练方法单一35-36
  • 4.4.2 心理训练理念肤浅概念不清36
  • 4.4.3 心理专业指导欠缺36
  • 4.4.4 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36-37
  • 5 结论与建议37-41
  • 5.1 结论37
  • 5.2 建议37-41
  • 5.2.1 加强教练和运动员的协同配合程度37-38
  • 5.2.2 加强和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和能力38
  • 5.2.3 加强和提升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培训38
  • 5.2.4 提高心理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8-39
  • 5.2.5 加强和完善一体化心理训练的模式39
  • 5.2.6 注重培养摔跤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全面性39-40
  • 5.2.7 运用组合技术动作训练,提高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40-41
  • 附录41-45
  • 附录 141-43
  • 附录 243-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48-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淑明,王洪武;浅谈摔跤运动员的战术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2 盛泽堂;淮北市体校“中国式”摔跤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3 郑怀忠;;试论中国式摔跤“绝招”的形成及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4 李士英;散打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苏鸿涛,马建国,朱建亮;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白成良;浅析散手比赛中的技战术[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张昕,彭如心,徐文静,齐少敏,许德生;运动训练对心率变异的影响[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文帛山;论散手的战术及运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李朝旭;1999年全国武术个人散打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马敏卿,张明强,于得庆;兵书战策与散手战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980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80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