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及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及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化安置将逐步代替计划性安置,“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了运动员保障工作但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就业问题形势依然严竣。当前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张家口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形势大好,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抓住这个契机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探究山东省优秀在役运动员就业存在的问题为主线,以解决优秀运动员就业困境为核心,从山东省优秀在役运动员就业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影响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问题的因素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并引发对全国运动员就业的启示。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山东省体育局大部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教练员及运动员对就业问题的政策法规普遍了解程度很低,且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不畅通。可见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山东省体育局应完善就业保障政策和法规的顶层设计依法治理山东省优秀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2、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运动员就业保障工作试点省份,山东省体育局优秀运动员的就业保障工作成效较好,优秀运动员对未来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大部分运动员依旧希望未来就业能与自己的专业对口,优秀运动员目前依然采取政策性安置和市场的安置并重的原则。3、山东省优秀运动员自主择业创业意识差,与当前体育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不符,想成功解决该困境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必须借助当前体育产业环境优势积极支持和创新山东省优秀运动员自主择业和创业新模式。4、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存在学训矛盾、体教结合实效差的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要求优秀运动员要着眼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是提高山东省优秀运动员的就业竞争力的必经途径。5、山东省体育局必须以提高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建立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高等教育为辅助的山东省优秀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的渐进性和系统性的培训体系。6、影响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安置的主要因素为自身能力、未来发展、领导重视、政策法规经济收入,而就业观念、就业信息、家庭因素是影响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问题的次要因素。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 就业困境 就业意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2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2 文献综述12-16
- 2.1 运动员社会保障研究12-13
- 2.2 运动员就业保障研究13-14
- 2.2.1 国内研究情况13-14
- 2.2.2 国外研究情况14
- 2.3 运动员教育保障研究14-15
- 2.3.1 国内研究情况14-15
- 2.3.2 国外研究情况15
- 2.4 国内外研究小结15-16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18
- 3.1 研究对象16-17
- 3.2 研究方法17-18
- 3.2.1 问卷调查法17
- 3.2.2 专家访谈法17-18
- 3.2.3 统计法18
- 3.2.4 逻辑分析法18
- 4 分析与讨论18-42
- 4.1 理论依据18-20
- 4.1.1 优秀运动员就业供给与需求的理论透视19
- 4.1.2 优秀运动员就业结构问题的理论诠释19-20
- 4.2 核心概念界定20
- 4.2.1 优秀运动员20
- 4.2.2 运动员保障20
- 4.2.3 就业意向20
- 4.3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保障工作现状20-22
- 4.4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22-37
- 4.4.1 优秀运动员对就业保障相关政策的认知分析22-24
- 4.4.2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前景及选择分析24-27
- 4.4.3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对待自主择业就业方式认知的分析27-28
- 4.4.4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28-34
- 4.4.5 山东省优秀运动员高等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34-37
- 4.5 影响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37-42
- 4.5.1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39-40
- 4.5.2 自身综合素质影响因素40-41
- 4.5.3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41-42
- 5 结论与建议42-45
- 5.1 结论42
- 5.2 建议42-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7
- 附录47-53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刘践,沙英,何芝,石坤;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唐正萍,朱晓军,张祝斌;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5年01期
3 蔡青青;;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福建省第二体工大队、厦门市体校部分优秀运动员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刘文燕;李振艳;;山东省优秀运动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朱小兰;卢奎;范素萍;;优秀运动员伤残保障现状分析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赵俊杰;;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探析[J];运动;2012年11期
7 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年03期
8 黄长城;周慧敏;冉宁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转型体育教师的路径构想[J];武魂;2013年12期
9 徐音;刘颖;;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完善[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10 张世林,张健,王鲁宁,邹国忠;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龙斌;;新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彬彬;梁建平;;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长效激励机制的商榷——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张锡萍;孙宁;符明秋;;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及其角色转换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梁建平;常金栋;;优秀运动员偏好逆转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冯燕;冯畅;;优秀运动员认知——行为的压力控制训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郭玉江;周毅刚;;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对优秀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成波;我国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李稚;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及其训练监控应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3 袁永清;我国优秀运动员保障政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吕品;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交换与代价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李晨峰;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顾季青;峰前状态理论及可测量类项群中国优秀运动员峰前状态的评定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史瑞应;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及就业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王U,
本文编号:996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9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