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虚拟社群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和价值取向
本文关键词:教师虚拟社群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和价值取向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虚拟社群已成为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针对"李克东难题"及其他教师虚拟社群实践问题,本研究从知识共享视角进行思考,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教师虚拟社群及其发展,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及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其中知识共享的特点及其过程,并据此构建了教师虚拟社群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探讨了教师虚拟社群中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指出社群成员的需求层级与知识共享价值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教师虚拟社群 知识共享 价值取向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虚拟社区中的信息管理和知识共享的研究”(项目编号:08BTQJ0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强调,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学习意识增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加强调个人与他人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7期
2 徐君;从社群主义视角谈街政社会化的深层意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关中客;;博客与“李克东难题”[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松;万金玲;;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胡敏捷;;社区定义辨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白瑞,邹静,沈卫,张雪峰;论城市社区自治的缘起与发展及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建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魏迪;厉旭宏;;我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法理质疑与完善选择[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胡洋;金笠铭;;庐山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问题与整合规划[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6 李雪铭;冀保程;杨俊;李瑶瑶;;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7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8 戴心来;任丽燕;谌亮;;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与活动路径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2期
9 陆玲玲;;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青少年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以德宏盈江县为例[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罗刚;佘雅斌;;“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琳;;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规划方法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鹏;;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规划研究的空间尺度[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玉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熊威;社会网络的资本化[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9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朔;城市化进程中的沿海新城区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e,
本文编号:1000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0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