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现代多媒体引领语言文化课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3 02:13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多媒体引领语言文化课堂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多媒体 语言文化课堂 意义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语言文化课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多媒体成为语言文化教学的辅助手段,使语言文化课堂教学充满语言环境的实景氛围,弥补传统语言教学的弊端。利用多媒体引领语言文化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上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上的变革。从现代多媒体有利于增强语言文化课堂魅力;现代多媒体有利于拓展学生语言文化能力;现代多媒体有利于提升语言课堂文化质量三方面探析多媒体引领语言文化课堂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 语言文化课堂 意义
【分类号】:H0-4;G434
【正文快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新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习得全新的文化理念。利用多媒体使陈旧的教学内容,死板的语言教学模式孕育生命力。通过穿插各种图画和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开展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输出率,进而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自主力和兴趣。在传统语言教学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谷宗运;杜春敏;殷云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2 陈翠荣;赵飒;;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调查访谈法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5期

3 梁云真;;走向理解与整合的多媒体教学观[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曹超;;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30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霞;;多媒体网络平台下英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刘春慧;;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学习的调查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04期

3 李海滨;;浅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在土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结合[J];创新科技;2013年10期

4 章琼;;以人为本 创设多样化的中专英语阅读教学情景[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5 李美凤;刘建军;;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下对高职公共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J];考试周刊;2010年16期

6 高歌;高丽新;;浅议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J];辽宁教育;2013年15期

7 闫晓华;乔永峰;;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6期

8 杨西;;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优化与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0期

9 李树强;;“用电管理”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8期

10 邬远和;张蓓;;STCW公约背景下的“船舶保安”教学[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庆庆;基于网络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玉静;一项对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外专业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杨银科;基于交互白板技术的大学英语互动课堂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曹青;通识教育理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5 葛欣;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宗运;;高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与维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吴昊;;多媒体环境下任务型英语教学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赖日生,曾晓青,陈美荣;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杨松涛;王宗殿;;高校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关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5 林众;冯瑞琴;;多媒体教学中的认知机制[J];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约翰M·凯勒;孟万金;张晓光;;多媒体环境中动机、意志和成绩的整合理论[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7 郑钧;;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 优化有机化学教学[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8 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06期

9 庄智象;黄卫;王乐;;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07年01期

10 桂诗春;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在全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业委员会上的发言[J];外语电化教学;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生;谈篇章修辞[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苟志效;意义与指称[J];学术研究;2000年05期

3 华玉明,黄艳梅;现代汉语中“一”的用法[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王铁昆;试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的意义及其特色[J];语文研究;2001年04期

5 梁玉璋;再谈福州话的“做”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杜克华;现代汉语助词“所”语法再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7 吕浩;论形声字意义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8 乐苓;关于篇章的意义结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李彦宏;语词与意义的文化解读[J];唐都学刊;2002年03期

10 朱志方;语言符号、意义和经验知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申晓亭;;少数民族文字拉丁转写的意义与方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洁;;最切近的对等[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彪;语言文字 说“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危兆盖;研究近代中日汉字文化互动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5 匡鹏飞;时间词语前后分句共现状态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葛现茹;注意、意识与焦点式语言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亚明;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韩婷;从《左传》与《东周列国志》的词语对比中看词义突显[D];兰州大学;2006年

3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王伟;现代汉语外来词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冯玮;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过程模式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一睿;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及教学[D];四川大学;2005年

8 徐兆娟;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伟娟;交替传译中的模糊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丽;社会符号学观照下的《吉檀迦利》中译本比较[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2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22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