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本文关键词: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学习 网上学习 面对面学习 准实验 元分析
【摘要】:与纯粹的网上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相比,混合学习是否更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元分析法,对近十年国际上关于混合学习和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47个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混合学习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混合学习的合并效应值为1.423,显著高于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网上学习的合并效应值1.075;混合学习之所以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更有效,主要缘于新的协作技术与直接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混合学习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更有效的发生条件除了采用先进的协作技术外,更集中地表现为混合课程与教学的异质性以及由此带来更多的额外学习时间。这一发现表明,混合学习的积极影响并非取决于教学传递介质本身;混合学习和纯网上学习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是显著有效的,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面对面接触学习仍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模式。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关键词】: 混合学习 网上学习 面对面学习 准实验 元分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EPF方法的学校效能提升路径分析研究”(09YJA880045)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CSC20120604009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混合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大量研究发现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Baker et al.,1994;Moore,1994;Davis et al.,1999;OckerYaverbaum,1999;Cavanaugh,2001;Bernard et al.,2004)。这一结果引起了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2 纪望平;郑建霞;;高校函授与网络教育整合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3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4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5 张军;多媒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赵丽娟;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Blended Learning[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赵兴龙,吴娟;试论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联盟的含义、形式及其意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刘艳;从现代教学观看高校教材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丽平;王移芝;;浅谈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术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曾文兴;;任务驱动的混合学习应用于教师培训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6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解迎刚;基于人工心理的智能化E-Learning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9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散国伟;湖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瑛;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写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文波;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云文;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锡江;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城杰;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雪松;基于绩效技术的企业e-Learning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利兵;Blended Learning理论研究及其支持系统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2 邓鹂鸣,刘红,陈們,陈艳,章毓文;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3 周群;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4期
4 张红玲;刘云波;;从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现状看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的学科框架[J];外语电化教学;2007年04期
5 石晓玲;多媒体计算机与英文写作教学的改革[J];外语界;2001年06期
6 张省林;;论过程写作法中的隐性过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7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成访;刘艳丽;;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及其实施策略的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黄陈英;;混合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4期
3 吴清泉;余秀兰;;整合式混合学习社区——欧洲Comble项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3期
4 张伟平;唐章蔚;;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学习[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5 杨宁;;混合学习视域下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1期
6 刘海华;王志安;杨飞;白继海;;信息技术环境下“混合”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姜艳;马寅春;;混合学习理念下儿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8期
8 刘巧丽;张晓星;王娜;;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研究[J];科技风;2010年09期
9 颜坤;;混合学习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8期
10 乙姗姗;樊文强;;混合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推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赵伍;申继亮;;可视化师资培训模式介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浦丽华;;《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突破点——混合学习法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刘派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实验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玲;;浅谈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贾春杰;;谈谈传统学习观念向网络学习观念的转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广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一种功能分析[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8 马世新;马学戈;方大鹏;;发挥网络优势,实施远程教育,推进教师培训[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9 ;打造教师教育网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秦皇岛市远程培训工作汇报[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杰子;网上学习新时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张震;搭建社区“网上学习超市”[N];贵阳日报;2007年
3 王照重;网络聊天室成了虚拟学校[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吉林省柳河县罗通山镇中心校 李彬;保证网上学习效果须“五要”[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曲镇中心学校 黄忠富;网上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教师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于洪全;让农村娃也实现网上学习[N];大连日报;2011年
7 牛士红 石会婷 晓燕;“中心组”能否在网上学习?[N];工人日报;2011年
8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刘雍潜;不断扩大的数字化资源建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张坤 凡伟 海真;网络聊天室成了虚拟学校[N];东营日报;2007年
10 胡少云;学校封堵教师上网折射出的是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曾宪月;大学生混合学习需求分析及支持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博;基于绩效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刘亚双;绩效导向的学生混合学习课程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国强;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研究性学习”课设计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7 汪灏;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2年
8 李苗苗;《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混合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龚玉姣;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7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