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网真课堂体系结构及其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8:16

  本文关键词:网真课堂体系结构及其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真课堂 体系结构 主从式 对等式 传播模式


【摘要】:网真(Telepresence)即通过网络再现真实情境、传送真实感受、实现真实体验。该文研究网真技术应用于课堂教育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真技术将远程课堂逼真交互共享于眼前,使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合二为一,进而提出网真课堂概念及构想,对网真课堂进行定义,探讨网真课堂基本特征,建立主从式和对等式网真课堂两种体系结构,研究网真课堂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网真课堂有效综合了传统课堂与远程教育各自的优势,克服了各自的不足,既能有效保证教育传播效果又能实现教育均衡,既能实现大规模受教育者同时学习,又能提供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实时交流反馈与调整。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网真课堂 体系结构 主从式 对等式 传播模式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沉浸式网真课堂体系结构及技术框架研究”(项目编号:S2012010009759)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校园网络中心与网络教学资源中心”(文件号:财教[2012]140号)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网真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一)网真技术网真(Telepresence)即通过网络再现真实情境、传送真实感受、实现真实体验[1]。网真的概念由Marvin Minsky于1980年提出,网表示Tele的含义,即依赖于网络超越时空和遥远,真则代表Presence的含义,即呈现完美真实的体验,简单地说,网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松鹤;丁新;邱崇光;;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9期

2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张学波;林秀瑜;;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传播实践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4 汪基德;;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胡钦太;;网络教育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叶新东;夏一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交互行为模型与评测指标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7 王麒;张际平;许亚锋;;远程实体与虚拟结合课堂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汪四清,刘东生;论现代化教学环境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之诸种造成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马明山;张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牟洁;王世伦;;Web教学网页的视觉牵引初探[J];兵工自动化;2010年01期

7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侯彦华;周莉;;基于“教学资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谭璐;;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永辉;;影响成人远程学习绩效的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成人学习者的调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杰;;新时代造化科普创作新机遇——现代化传播模式召唤科普创作新境界[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焦建英;任剑锋;;欧美媒体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模式述评[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戴起伟;许才明;马剑风;王支风;邹立红;董钊;朱科峰;凡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农村培训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郭晓霞;唐已婷;尹志英;;医科类课程基于网络考核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研究[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光杰;基于网格环境的远程学习管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高媛;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改进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爽;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琨;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光;继续教育网络化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夏峰;基于IPv6的远程教育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伟;;Telepresence网真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08期

2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3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4 刘革平;李倩;;e-Learning2.0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詹青龙;;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杨军;基于视频会议系统远程虚拟教室的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吴丹;;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社会学探析——Leary课堂互动模型的引入与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武丽志;;远程教育的服务性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袁松鹤;;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评价研究与质量观[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张伟远;国外新兴网上教学开发工具功能的比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涂文琪;试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黎才茂;基于CSCW的远程教育虚拟教室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4年

4 焦科;基于CSCW网络的虚拟教室的整体实现技术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振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及问题综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伟;构建教材创造性教育的体系结构[J];发明与创新;2005年06期

2 薛彬;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体系结构和技术[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10期

3 张承江;;试论高校网络教学体系结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4 李豫颖;;系统论在建构信息技术教学论体系结构的应用[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5 陶振宗;;教材的体系结构及成功教材的特点[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5期

6 牛玉冰;徐鑫;;网络学堂的体系结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3期

7 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6期

8 姜韬;;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5期

9 步英雷;;高校多校区网络系统平台的构建方案[J];计算机安全;2011年03期

10 杨利军;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与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宏;;构建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夏志强;刘清堂;;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信息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王雪娟;陈平水;;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建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吾守尔·斯拉木;康玲;阿力甫;;基于.net组件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勇;以体系结构为视点检视20世纪我国《教育概论》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肖锋;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体系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4年

3 张勉;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资源库管理平台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柴进;动态分布式远程教育题库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亓小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玲玲;基于网格的E-Learning学习资源共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炼;基于多Agent智能教学平台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文杰;中职学校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颜红;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佳;学习日志工具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4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74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