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

发布时间:2017-11-19 03:05

  本文关键词: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 做人 人伦 支柱


【摘要】:当代人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维度看学习、评价学习结果,将知识与技能以外其它智能与品质置于从属位置。《论语》"学而"篇第七章构造出人伦四大支柱,以人伦四大支柱为中心维度看学习、评价学习结果。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维度看学习、评价学习结果,是对学习本质的严重矮化;以人伦四大支柱为中心维度看学习、评价学习结果,才标出学习本质的应然高度,才指明学习的应然本质。从世界教育认识体系中纵向与横向地看,中国儒家对学习的认识具有超越时代、超越空间的普适性意义,人伦四大支柱是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系统负位移风险及规避策略研究”(XJK08AGD001)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P50)(《论语》“学而”篇第七章)“学”或者“学习”,在中国语境中一直是高频词语,在每个时代,它们都表达出许多人的志愿与期待。在现当代教育语境中,细读《论语》“学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广;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J];江苏高教;2003年03期

2 江峰;;“教学做合一”——从做事到做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许宏;;儒家做人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晶;;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基石——“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J];今日科苑;2010年18期

5 胡本凯;杜学元;;“学而优则仕”新解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亮;冀铁果;石国红;候毅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多媒体教学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5期

7 李贯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黄山涯;马磊;陈磊;;多媒体课件综合评价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9年01期

9 李秀玲;谢晶;;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初步建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朱惠平,宋玉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探析[J];经济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福;;学生贷款:政府的职责及其评价指标[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安巍;;更新教学评价指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做人·明事·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持身心和谐的智慧和思想[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刁福山;;钻研教学 勤于育人[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沈德立;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烈敏;;关于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等策略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孟庆男;;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胡卫星;刘家勋;赵苗苗;;网络教学动态化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红英;在学数学中学会做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邱伟光;做人是做事的基础[N];文汇报;2000年

3 清华大学教授 钱逊;论加强“做人”的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杨娟 丁建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构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评价指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祁火粉;课改不拒绝应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李函 本报记者 王英 于文江;欲做事 先做人[N];吉林日报;2001年

7 安德里亚斯·施莱歇尔;透过PISA棱镜看学校教育系统[N];联合时报;2007年

8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校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N];大连日报;2006年

10 兖州市第一中学 王广军;怎样才能实现“课下”高效学习[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林美杏;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台湾补习学校服务营销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孙崇勇;认知负荷的测量及其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9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东;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档案袋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玉石;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瑞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教师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评价指标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陶天梅;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教育资源库评价指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玲玲;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婷;教师组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俊琴;教师课后反思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翟菁;网络学习交互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洁;S-P表评价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琚四化;促进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2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02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