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与高中学生的攻击及其与攻击规范性信念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29 01:15
本文关键词:中师与高中学生的攻击及其与攻击规范性信念的关系
【摘要】:长期以来,攻击一直是心理学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攻击是青少年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消极社会行为,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个性社会性发展。故此,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的重视。 攻击是指旨在并实际上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小学生或初中阶段学生的攻击行为特点,对于高中阶段(青少年中期)攻击行为的研究相对缺乏。对青少年中期攻击的研究又多以普通高中学生为被试进行,而中师学校是特殊的学校情境,比如中师的生源质量较高中要差;与普通高中的追求升学率不同,中师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与普通高中相比,中师学校内女生所占的比例相当高。鉴于中师学校的这些特点,因此,中师学生的攻击行为与高中学生相比可能存在不同的特征,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即调查中师学生与高中学生两类主要攻击行为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比较。 关于攻击的规范性信念是指应该做什么及不应该做什么的认知表征。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行为受到其规范性信念的影响,规范信念与攻击行为存在高且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考察中师及高中学生关于攻击的规范性信念的特点,,并揭示其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中师生与高中生在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上的各自特点及差异,他们在攻击的规范性信念上的特点和差异,规范信念对于不同攻击方式的预测机制,以及性别在规范信念对攻击的影响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 研究被试为619名15~18岁年龄段的中师生与高中生(其中中师生297人,高中生292人),采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修订)、关系攻击行为量表、攻击行为规范信念量表以及Bem性别角色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了调查。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高中与中师学生的攻击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生。 2、高中与中师学生的攻击存在学校类型差异,中师学生的愤怒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学生。 3、高中与中师学生的攻击存在性别角色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化和双性化学生的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的学生;女性化学生的敌意得分显著高于双性化学生;双性化学生的言语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的学生。 4、高中与中师学生的攻击规范信念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 5、关于攻击的规范信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身体攻击规范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关系攻击规范信念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6、关于攻击的规范信念不存在显著的性别角色差异。 7、规范信念对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表现为身体攻击规范信念能够显著预测身体攻击,关系攻击规范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关系攻击。 8、性别在规范信念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攻击规范信念都能显著预测身体攻击,但是身体攻击规范信念对女生身体攻击的预测作用强于对男生身体攻击的预测作用;且只有女生的身体攻击规范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关系攻击,男生的身体攻击规范信念不能预测关系攻击。学校类型和性别角色在攻击的规范信念对攻击的预测中不起调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3 陈玉焕;;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研究现状及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钟佑洁;李艳华;张进辅;;关系攻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6期
5 殷明;;社会发展与中学生的双性化性度取向[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陈秋燕;国外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8 焦永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余小芳;毛健玲;;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6期
10 张萍;余毅震;刘卓娅;孟仙;;中国城市9~18岁学生攻击问卷标准化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1235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3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