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早中期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7-11-29 04:01

  本文关键词:早中期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规划 探索 投入 父母教养行为 行为自主


【摘要】:采用追踪设计,以948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被试,在考察早中期青少年对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未来规划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预测作用以及青少年行为自主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在两次测量中,中期青少年的教育探索水平增长,早期青少年的教育探索变化不显著;早期青少年的职业探索和投入水平均高于中期青少年。(2)父母的接纳/参与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当时及以后对教育和职业的探索和投入;父母的严厉/监督仅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当时的教育探索和投入。(3)行为自主在父母的接纳/参与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10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是青少年期个体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Nurmi,1991)。作为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青少年期是个体集中思考未来和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未来规划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Nurmi,2004)。在这一时期,个体经历生理、认知和社会角色的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树青;张文新;陈会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2 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丽;;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文新;张玲玲;纪林芹;Jari-Erik Nurmi;;青少年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和担忧[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贫困地区中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中心[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宋丽平;论大学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晓杰;日本女学对晚清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董元庆;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周秀琴;高中生与中职生未来取向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宫丽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刘小燕;中师化学课教学中探究学习和传统接受学习的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云多;班级环境审美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东霞;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周景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张春妹;;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德伟;略论后期中等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和作用——一个国际与比较教育的视野[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师保国;申继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5 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6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7 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8 俞瑞康;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9 张春妹,周宗奎,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张文新;张玲玲;纪林芹;Jari-Erik Nurmi;;青少年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和担忧[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绘锋;;五年制师范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0期

2 冯宪萍;吕砚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及工作机制的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荣刚;王晓东;;对我国情绪智力教育途径的探索[J];才智;2008年20期

4 曹长华;;新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探索与分析[J];长春医学;2006年01期

5 周发辉;;农村职中新生心理问题探索及对策[J];学周刊;2011年17期

6 汤海荣;郭秋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7 廉永生;;高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成才之路;2007年08期

8 李文虎;南昌市船山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Z1期

9 李红岩;冯开甫;;时间维度的儿童自由的探索[J];网络财富;2010年20期

10 黄培清;;德育与心理辅导结合模式探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玲玲;李海垒;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基本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马丽莉;;高三年级应考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探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胡艺馨;刘震;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与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姝琼;王树青;高婷;徐夫真;;青少年未来取向与情绪适应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永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亚楠;青少年的未来规划与朋友支持系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红禹;青少年对未来的规划和评价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6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36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