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19 20:50

  本文关键词: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出处:《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不协调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认知 过程 应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价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阶段,理论性比较强,其研究又主要集中在自身领域范围内。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比如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交叉研究等,当然也包括传播学,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上只限于宏观层面的泛泛研究,很少有涉足微观层面的交叉研究,本文就微观层面做出些许探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与传播学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之间的相互关联点,进而把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相关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把认知不协调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在应用部分对教育者提出了些许建议。 本文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以及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概述开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认知不协调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的认知从不协调发展到认知协调的过程。本文在两个理论之间存在共同之处的理论支撑下,认为认知不协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从分析认知不协调产生的原因、认知不协调减轻或解除的方法入手,分析在认知不协调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认知不协调的产生原因,及减轻或消除受教育者认知不协调的方法,论文最后提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与矛盾,教育者利用认知不协调理论可以采取何种方法去处理、解决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过程发展上具有相似相同之处: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具有相同的目标----引起受众态度和目的的改变;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发展过程上具有契合点——利用新的认知元素使受众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进而促使主体发生态度、观点或是行为上的改变,达到认知上新的协调。本论文认为认知不协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意义在于:第一,认知不协调理论有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第二,认知不协调理论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认知结构的协调;第三,认知不协调理论有助于预防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认知不协调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受教育者认知不协调的减轻与消除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二是改变认知元素;三是,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者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从教育者的作为方面来论述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者要适时引起受教育者认知上的不协调,善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第二,教育者要利用认知不协调理论,加强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受教育者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第三,教育者要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帮助受教育者完成思想意识的“内化”;第四,教育者利用认知不协调理论,利用情境教育法来帮助受教育者认知协调的实现;第五,教育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采用认知不协调理论等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桂霞;葛丹丹;;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传承;2008年14期

2 胡燕青;;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于静静;杨成武;;利用认知失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闫峰;;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陈运普;陈江燕;;论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年02期

6 李华平;;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学生惩罚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1期

7 丁兆春;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态度改变[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唐城;何临春;;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33期



本文编号:1309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09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