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角色设计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23:00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角色设计及实证研究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CSCL 角色框架 小组协作 内容分析 知识建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学习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逐渐成为教育技术、信息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日益关注的焦点。研究者已基本达成共识的是,高质量的“协作”仅仅借助计算机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在小组学习中,如若缺乏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计算机的引入甚至可能有消极的影响,如学习者讨论严重偏离讨论主题,讨论过于随意等。当把CSCL视为一种社会性实践,就很容易理解“高效的主动协作”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生的。因而,针对CSCL的特点,合理的教学设计融合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些CSCL相关研究者将源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引入教育领域,试图结合技术形成能够干预小组协作学习过程的措施。“角色分配”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为参与者分配特定的角色,可以促进讨论过程有序高效,参与者各尽其责,从多个维度为小组协作做贡献,同时也促进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 本研究在综合大量文献的研究基础上,主要探究了角色分配这一方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合理性,如何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本文对一些经典角色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以本科生角色框架下的讨论记录综合运用话语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选用不同的编码体系对参与者在角色框架下的协作情况进行多个维度的量化分析,同时辅以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发现角色框架能够提升参与者的在线协作活动的有序性、高效性,也能促进小组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如支持者、质疑者此类常用角色的特点以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教学设计者进行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角色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小清;;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国际研究现状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杨开城;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启示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309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0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