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克服“消极依法治教”中的作用与成效
本文关键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克服“消极依法治教”中的作用与成效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美国,由于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因,最高法院在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别是二战后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对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宪法权利案件的审理,克服了长期历史形成的"消极依法治教"的惯性,推动了美国教育的积极发展。
[Abstract]:In the United States, due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system, the Supreme Court has a unique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by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chool involved in the trial of the case, to overcome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negative law to" promote a positive inertia.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AA100190)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西北职业教育发展法律保障体系研究”(L09DFX026)
【分类号】:G571.2;D971.2
【正文快照】: 一、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教育政策形成中的作用美国宪法没有具体谈教育问题,宪法第10条修正案的“保留条款”明确指出: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皆由各州和人民保留之。因此,美国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各州的责任。美国调控和管理教育最主要的手段是各州有关教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庆寺,王启华;基辛格外交思想的历史、哲学基础[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2 刘秀红;美国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肖杰;;浅析当代美国新史学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杨超;;论美国黑人平等就业政策的形成[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5 张保军;;论中美关系的解冻(1969.1——1972.2)[J];北京党史;1993年03期
6 黄安年;美国现代史上四次经济改革调整高潮及其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7 董艳;;美国嬉皮士反正统文化运动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大标;;从地缘视角透析尼赫鲁·甘地时期的美印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9 马廷中;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J];重庆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杨绪;;美国“半球”石油政策与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石油援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虹;控制与自治: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黄嘉;天疆迷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悦;1973-1974年石油危机和美国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松;尼克松政府就业培训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古冬梅;美国教育政策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昆明;美国NSC-68号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毕欣欣;论《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的性质[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津;论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失败及其主要原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玲;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保思潮与环保运动[D];兰州大学;2011年
8 金星;丹尼尔·哈林论政治传播刍议[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欢欢;约翰逊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相青梅;以麦当劳为例探讨美国社会文化发展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相互作用[D];外交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桔红;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平衡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姚建龙;;未成年犯死刑的废除与美国少年司法的走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4期
3 刘秀风;郝利红;;试论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J];理论导报;2008年05期
4 陈冬;;严格的起诉资格规则——以鲁坚案为中心析美国环境公民诉讼[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00期
5 王束文;;美国的司法独立及其相对性[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贺振华;;美国米兰达规则发展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葛修路;;德美两国违宪审查制之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朴飞;许元宪;;美国违宪审查基准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胡田野;美国性骚扰法律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法学;2004年06期
10 姚建龙;;美国少年司法严罚刑事政策的形成、实践与未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金冠军;付永春;;电影审查与内容管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博斯汀诉威尔逊案(1952)研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刘平;刘志全;朱忠军;陈永梅;;美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纠纷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分析及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仇永胜;黄环;;美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李俊飞;;印度教育法制的发展简史及其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董美根;;专利产品的维修与再造的区分标准[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6 宋献涛;刘国伟;;美国的Bilski案与中国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吴学彦;;抓住三个转变 提高法律素质[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8 王懿融;刘国伟;;美国的Bilski案对中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的启示[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9 李菊丹;;美国植物发明专利保护实践及其启示[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慧;王胜俊会见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院长[N];人民日报;2009年
2 唐纳 书评人;法治难得,法治稳定有效更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刘岚;自由与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林达;“在上帝之下”的司法博弈在继续[N];东方早报;2011年
5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法院 刘文基;肥胖免刑引发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刘静坤 袁亦力;美国视频监控的法律规范[N];人民公安报;2010年
7 许身健;“米兰达警告”之来龙去脉[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丁萍;警告不“狠”也有罪[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周啸虎;总统与法院的较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记者 崔寅 吴志华;贾庆林会见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院长[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建龙;福利、惩罚与少年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3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杨积讯;穿越历史[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丁鹏;美国黑人权利宪法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孙祥和;美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法律变迁及其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10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素莲;试论美国福利权利及其法律地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俊玲;从美国法律对补贴的界定看中国的补贴现状及其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梁茹茹;美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宋秋艳;美国陪审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游云庭;论美国殖民地时期对英国普通法制度的继受[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白晓;美国专家证言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卜新兵;麦迪逊与美国宪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川;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韬;美国联邦宪法与州际法律冲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邢丹;美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8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8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