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伦理自觉
本文关键词:有效教学的伦理自觉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在策略技术和操作规程上日益完善的同时,却在伦理性上难以保证;教学的智力训练价值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其它价值却遭到忽视。教学的有效性和伦理性是互动和共生的,教学越要追求有效性,就越要突显其伦理性。要实现有效性与伦理性统一的有效教学,就要在教学目的上将使人幸福作为其价值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保证发展、自由、民主、平等和尊重,并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并重。
[Abstract]:The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and its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in the strategic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rules, but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ethical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intellectual training value of teaching is highly valued, other values are ignor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ethics of teaching are interactive and symbiotic.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effectiveness and ethics, we should make happines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our value choice, and ensur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reedom, democracy, equality and respect, and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and emotion in the content of equal emphasi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Peters,R.S.)在其《伦理与教育》(Ethics and Education)中提出了教育的两个标准:一是传授有价值的东两;二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他认为,只有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学也才是有效的教学。符合伦理道德①,是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之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漫红;苏明飞;;后现代教育思维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秦立银;;朱自清的语文文化思想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陈光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春燕;;后现代主义与英语教学的新视角[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王凤雷;;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孙元涛;;开放课程观探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张崔英;;对话教育的渊源及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钟志华;;丰富性——一种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周东明;;论对话教学的心理意义和应用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会亭;;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宗和;;浙商竞争力的解析与提升[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3 吴杏梅;;组间竞赛合作在实现有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以“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课程为例[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刘树君;;经济学数学化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申慧林;;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梁世翔;盛建龙;;基于“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课程结构[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包东喜;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4 边洪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燕萍;开放性课堂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8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允o7;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年07期
2 李晓棣,郝彭证;师德建设略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02期
3 吴坚,钟玉洲;对当前师德缺失的拷问与反思[J];师道;2005年09期
4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5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呼唤教师决战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6 刘福寿;经济学家不讲道德吗?[J];探索与争鸣;199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1期
2 陈晓端;毛红芳;;试论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构建[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1期
3 谭轶斌;;“产婆术”与有效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4 刘艺锋;;倡导返璞归真 实施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2期
5 刘万海;;关于教学道德性的原点审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1期
6 麻艳香;蔡中宏;;在互动中发展的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01期
7 陆蓓;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策略[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8 赵若英 ,刘茂祥;试析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运行机制[J];教学与管理;2003年05期
9 何杰;论研究性学习下的课堂教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沈舷;;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袁书凤;孙河川;;2009年教育效能学术成果文献综述[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容礼;陈敏婷;;《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校本教研》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吴江市教育局 王剑荣;有效教学:关注师生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况晨光;教师苦学生累,咋办[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顾苏文;吴江教育:在追求“有效教学”中理性行走[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5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森 赵鑫;校长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领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苏军;专家会诊“低效教学”[N];文汇报;2006年
8 吴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有效:教学改革永恒的诉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王家俊;数位美国教育著者来华演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颜红平;有效教学的正当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新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尚建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8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8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