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基于移动学习感知变量的远程学习者聚类研究及其对学习支持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13 16:35

  本文关键词:基于移动学习感知变量的远程学习者聚类研究及其对学习支持的启示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学习感知 学习者类型 聚类分析 学习支持


【摘要】:为了加速现代高等远程教育领域中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促进差异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实施,本研究基于自行编制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调查问卷,调查了3612名远程学习者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特征表现;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学习者分为上进型、群体型和焦虑型等三种类型;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调查法,探讨了面向学习者类型特征开展差异化移动学习者支持的层次和示例。
[Abstract]: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mobile 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modern higher distance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 612 distance learners in mobile learn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learne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by cluster analysis: progressive type, group type and anxiety type. Finally, based on the interview surve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vels and examples of differentiated mobile learner support based on learner typ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初中电子教材学科应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CA11010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移动学习加强了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这正是以往的网络学习所缺乏的。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1]远程学习者多为在职成人,流动性大、工学矛盾和家学矛盾突出。他们迫切希望利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钢;王敏娟;张驰;王慧敏;陈笑怡;;移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1期

2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杰;享乐主义购物价值与网络购物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敏;王晓东;;成人教育的新方式:基于SMS的移动学习[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耿晓爽;;中国——澳大利亚的移动学习应用情况比较及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3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 张虹;;北京地区小学阶段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发展与需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胡波;;适应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应用思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2期

6 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余燕翔;;浅议移动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5期

8 关立雁;;构建移动学习系统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9 李志远;;德斯蒙德·基更博士与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车启凤;;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探究[J];甘肃科技;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顺平;;教育数据挖掘:现状与趋势[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前佳;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4 周俊健;基于智能手机控制的多媒体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谢明颖;移动学习对象元数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玲玲;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微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闫科学;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学习过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军侠;移动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刘超;基于手机平台的高中语文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喜梅;成人英语移动微型学习系统的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2 杨学成;国外营销学界关于便利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3 伍丽君;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4 李玉峰;吕巍;柏佳洁;;不同购物环境下消费者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态度测评[J];管理科学;2008年01期

5 王莉;王方华;张朋柱;;基于TAM-VCE模型的客户网上参与产品开发意愿[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6 陈天娇;胥正川;黄丽华;;情景感知服务的用户接受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7 安诗芳;万江平;;基于TAM的网上购物意向综合模型[J];情报杂志;2007年05期

8 赵盈,张跃;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网络营销的影响[J];江苏商论;2004年04期

9 李玉峰;吕巍;;消费者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行为模式研究动态探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02期

10 程华,宝贡敏;网上购物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统成;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伟,陈琦;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发现学习:学习支持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龚自康;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3 陈学建,陶群;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顾怡;对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框架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5 凯瑟琳·马克娄林,刘盈;远程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支持:成功设计的十个要素(续)[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年04期

6 徐t$;;提供更实用的学习支持——基于一个网络班主任的工作案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2期

7 徐瑾;张伦俊;;教学测评数据的聚类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1期

8 魏颖;;后现代课程观下的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支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于承敏;张怀伟;凌海云;;聚类分析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0年04期

10 ;建设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娜;李建伟;余鹏;;大学生幸福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春光;解亚宁;侯淑晶;肖蓉;王允个;;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聚类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昌庆;冯江平;;10年来有关我国大学生SCL—90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陆洋;桑标;;高一学生应对灵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毕重增;;青年学生自信类型划分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国韬;;成就目标对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陈睿;刘潇楠;周仁来;;中国考试焦虑图片库的评定[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其峰;许燕;;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康春花;应晓菲;;儿童同伴关系的聚类分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喜林 一夫;为了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谢 宏;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美丽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张桐;教学支持服务:为师生排忧解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网络教育不是传统教育的翻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吴利克;健康和谐发展中的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汪伟;同时支持10万人在线学习[N];天津日报;2008年

7 印度普纳远程教学协作中心主任 斯瓦蒂·穆俊达尔;远程教育对印度扫盲的关键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上海电视大学 薛伟;终身教育视域下的远程教育[N];文汇报;2011年

9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明;安徽省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调查与分析[D];安徽大学;2007年

2 温志华;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立军;中国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李茂平;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长明;基于Internet开放资源的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岳丽娟;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与趋势概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闫兴亚;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静;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蓝孝帅;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耿鹏;中国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9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19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