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描述了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及其适应状况,并分析了社会支持对新生适应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学新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一般,新生总体适应处于中等水平,生活适应、自我适应较好,而人际适应、就业适应较差,情绪适应最差;大学新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适应水平越高;不同社会支持类型对适应的作用不同,而社会支持各方面均影响情绪适应。可见,大学新生努力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将会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Abstract]: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social support and its adaptation of freshmen,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freshmen's adaptation.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for freshmen is general. The overall adaptation of freshmen is at the middle level, life adaptation, self-adaptation is better, but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employment adaptation is poor, emotional adaptation is the wors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adapt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adaptation, and all aspects of social support affect emotional adapt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college freshmen will better adapt to school life if they t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团委;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对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研究的意义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大学新生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新奇而又陌生的大学,他们要在大学里完成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觉、管理上的自治、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适应事件。[1]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游,李波波;大学新生的某些心理矛盾及其调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2 朱士锋;李焕成;;大学新生活 让我欢喜让我忧[J];现代健康人;2001年09期
3 李淑慧;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黄邵英;戴红稳;;大学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学习月刊;2007年14期
5 金新利;;试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周红莉;李全彩;;关于大学新生焦虑心理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11期
7 葛俊芳;;你的大学[J];视野;2008年19期
8 葛俊芳;;你的大学[J];青年博览;2009年20期
9 庄和美;试论大学新生心理障碍的控制和克服[J];零陵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0 唐柏林;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旭珊;卢富荣;;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调查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海明;“请客风”侵袭大学新生[N];宁夏日报;2004年
2 汉云;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新鲜“出炉”[N];大连日报;2009年
3 邱浩 周龙;桂林贫困大学新生获资助[N];农民日报;2009年
4 杨楠;大学新生消费令人忧[N];市场报;2003年
5 朱莎莎;大学新生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周元 实习生 丁雯婕;大学新生最高可贷6000元[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金璐;我市6所高校共录取24342名大学新生[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国红;河南省内黄县“慈善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雪;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春江;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黄岩弟;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尤小红;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0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