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民成长的梯次性看公民教育的深层逻辑
本文关键词: 德性起点论 深度公民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 好公民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学始终在用复合、融合的视角来关注公民的形成,其学科使命就是对各种"公民"素质期待做出"积极响应"。公民的成长符合梯次性规律,做人、处世与做公民是公民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深度公民教育理应基于"德性起点论"的逻辑。公民教育的一般线路是:始于以"做人教育"为内核的公民价值底座教育,途经以"处世教育"为主体的公民生活教育,终于以"做好公民教育"为主题的公民使命教育。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种专业化形态,其当代使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全力助推好公民的形成。
[Abstract]: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citizen from the angle of compound and integration . The mission of citizen ' s education is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all kinds of citizen ' s quality expectation . The citizen ' s growth accords with the law of the ladder , and the citizen ' s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gic of " moral starting point theory " . The general line of citizen education is the civic mission education based on " people education " . The civic education of the school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form of citizen education . Its contemporary mission is to fully utilize its own advantages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help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itizens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三本’取向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09XJA880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公民造就”问题已引起了众多学科及其研究领域的关注:政治学关注它,因为它是民主政治的主体依托与构成原子;社会学关注它,因为它是现代主流社会形态———公民社会的“拱心石”;法学关注它,因为它是法律精神与制度的实践者与承载者;伦理学关注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陶艳华;马瑞芹;;公民与公民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8年02期
2 叶飞;;学校公民教育的公共生活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3 孙智昌;;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J];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4 陆小兵;王文军;;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5 赵汀阳;;“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J];哲学研究;2009年08期
7 陈炳;;公民性与公民教育:古典政治哲学之维[J];哲学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根;;试论《周易》视野中的理想人格[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2 干春松;;王道理想与儒家世界秩序观的建构[J];当代儒学;2011年01期
3 王青原;;传统人际关系和谐之因缘与现代交往省思[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4 尚杰;;全球化的世界观——评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的两次谈话[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5 皮家胜;;文本·话语·叙事——哲学教育三元素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 孔令举;;人权之存在论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岩云;;当代中国人权研究的宏观态势:1979-2009[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7期
8 华燕;;人权:何人之权?——基于《国际人权宪章》文本的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徐清飞;;全球化下的普遍人权批判:基于欧洲的视角——评Global Law:A Triple Challenge[J];河北法学;2007年04期
10 温静芳;;关于人权的探究——评《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J];河北法学;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若兰(Maria de la O Moncada);当代中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认知与欧洲的回应[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丽清;难舍的道德帷幕:近代国人人权观念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唐晓东;投资视角下城市公用企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继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理论演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旭芳;回到政治本身[D];兰州大学;2011年
4 朱同江;论人权的限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岳秀;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丁秀红;生命权问题的法哲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志兵;当代中国人权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珂;秘密侦查法治化的法理解读[D];四川大学;2007年
9 毛瑞;对自由主义“人权高于主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申白;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檀传宝;;公民教育:中国教育与社会的整体转型[J];中国德育;2010年12期
3 赖阳春;;以人为本:构建公民教育素质体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袁祖社;;现代社会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与“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理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1期
5 何雪莲;;论公民教育的可能困境[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2期
6 黄济;;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应实事求是[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02期
7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8 扈中平;;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9 马剑银;;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基础[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01期
10 李帆;;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公民[J];人民教育;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12期
2 张宁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脉络[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5期
3 李军;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徐建华;宋毅;;学校公民教育要关注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8年01期
5 李雯;;迈向21世纪的澳门公民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12期
6 高峰;公民教育在法国[J];上海教育;2004年23期
7 杜文艳;;国际视野下的中美学校公民教育比较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8 高峰;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年Z3期
10 邱小玲;;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公民教育[J];学理论;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武强;;学校教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浅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经济危机之下的美国公民服务运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语;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建英;当代台湾学校公民教育透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一t,
本文编号:1459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5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