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修订的两因素学习过程问卷因素结构的探查

发布时间:2018-01-29 13:41

  本文关键词: R-SPQ-F 因素结构 交互验证 测量等价性检验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查修订的两因素学习过程问卷(R-SPQ-2F)的因素结构,以保证该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运用两所中国大学的学生样本(n1=459,n2=383)在R-SPQ-2F上的测查数据,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综合运用特征根大于1、碎石图、平行分析和最小平均偏相关等方法确定保留的因素数目,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多个拟合指数综合考察5个竞争模型,并对筛选出的最佳拟合模型进行跨样本的测量等价性检验以考察量表因素结构的稳健性。结果:(1)R-SPQ-2F的潜在结构是一个由深层方式及与表层方式构成的一阶两因素模型;(2)在5个竞争性模型中,这个一阶两因素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3)该模型具有跨样本的测量严等价性。结论:R-SPQ-2F是由深层学习方式与表层学习方式构成的一阶两因素模型,每一因素由相应的10个项目测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revised two-factor learning process questionnaire (R-SPQ-2F)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rrect use of the scale. The data measured on R-SPQ-2F were used i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ith characteristic root > 1 and lithotripsy map. Parallel analysis and minimum average partial correlation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retained factors.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ive competitive models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by multiple fitting indices. The best fitting model was tested by cross-sample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test to study the robustness of the scale factor structure. Results: 1). The potential structure of R-SPQ-2F is a first-order two-factor model composed of deep mode and surface mode. 2) among the 5 competitive models, this one order two factor model is the best fit model; Conclusion: the ratio R-SPQ-2F is a first-order two-factor model composed of deep learning style and surface learning style. Each factor is measured by the corresponding 10 item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100233)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1引言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为获得学习成功而采用的学习策略,既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意向也包括学习者加工信息的方式。按照Biggs的“3P”理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属加工系统(Process),由学习动机(为何学习)与相应的学习策略(如何学习)组成,受学习者个人因素和环境背景特征等预测因子(P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骢,余小鸣,叶广俊;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及其跨性别和跨年龄一致性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2期

2 冯云英,楼珠群;关于非智力因素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3 曾琦,刘凤瑜,,芦咏莉;FSSC一R量表对中国儿童的适用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4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一个验证性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8年03期

5 夏凌翔,张世宇,王振勇,万黎;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分析[J];青年研究;2000年09期

6 殷晓宇;张艳丽;;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6期

7 方俐洛,韩聪,凌文辁;我国中学生的一般能力因素结构探讨[J];心理学报;1998年03期

8 马华维;;教师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构探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2期

9 楚艳民;周世杰;杨红君;刘利;刘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夏勇;学龄期儿童恐惧的内容与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渝川;王卫红;;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因素结构及量表制定[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刘锋;郑钢;赖建维;;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自尊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徐爱华;孟慧;柳菁;;成就目标定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学业成绩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建伟;李飞;;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其争;林晓玲;;中学生时间洞察力问卷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崔凤华;汪海燕;;武汉市临退休教师的退休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丽;吴继霞;;大学生主体性人格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卢谢峰;;教师效能、班级气氛和学生学业态度之间的层次关系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春兰;关荐;;中学教师心理弹性模型的建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简茂发;刘湘川;许天维;;教育测验脊回归预测模式之交互验证比较[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崇勇;认知负荷的测量及其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亦佳;高职生职业动机因素结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谢雪梅;大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因素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林静;初中生学校内焦虑问卷的初步修订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蒋剑波;大学生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爽;大学生不同对象间自我表露的内容因素结构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敏;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邓成琼;中学生学业负担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孙文影;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及其与情绪健康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林;中小学教师工作责任心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卢忠耀;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的内隐词汇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3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73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