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本体的存在方式及其哲学表征

发布时间:2018-03-01 17:00

  本文关键词: 比较教育 本体论 比较视域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比较教育本体研究是把比较教育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探究其何以"存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学问。比较教育本体的显性存在方式就是使比较教育的本体从遮蔽走向去蔽,从隐藏之物迈入敞开之物,从隐性表征延伸至显性意义存在。比较教育本体的隐性存在一方面是是指其本体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方式,所要廓清的是比较教育的方法论价值;另一方面是指其本体是一种意义层面的价值预设性存在,所要澄清的是比较教育的本体论价值。比较视域是比较教育作为一种正确认识自我和区别于其他教育科学的一个学理性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上升到本体论层面的哲学表征。
[Abstract]: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ntology is a kind of knowledge that regar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as an object existence and explores why it is the essenc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The dominant way of exist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ntology is to make the ontolog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hange from obscurity to masking. From the hidden objects into the open objects, from the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to the explicit meaning of existence. On the one hand, the recessive exist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ntology means that its ontology is a fundamental way of existence, and what we should clarify is the methodological valu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means that the Noumenon is a kind of value presupposition existence at the meaning level. What we want to clarify is the ontological valu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ich is a rational concep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ich is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tself and different from other educational sciences, and can even be said to be a philosophical representation rising to the level of ontolog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基于本体的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理与模型建构研究”(编号:11SZYB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畏;以教育改革为中心 大力加强比较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2 傅建明;社会学分析和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6期

3 盖尔·P·凯利,郑桂泉;比较教育的论争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4 杜祖贻,HEIDI.ROSS ,WILLIAM.CAVE ,DAVID.BAIR ,曾晓东,张云;美国比较教育的新特征——在变化的基础上:美国比较教育后范式时代的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5 王定华;拉美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6 王承绪;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7 王学风,冯增俊;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贝磊,桂勤;亚洲地区的比较教育研究发展及其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9 钱家琪;比较教育专业国际互联网站点“比较教育在中国”元旦开通[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10 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冯晓林;;儒家教育学说的逻辑起点试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熊明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6年学术年会总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黄明喜;;程颐与朱熹理学教育思想三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赵萍;感受异域的教育风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叶隽;教育;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视野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头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王康 马行提;民办教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李春青;生本课堂让孩子爱上学习[N];淄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2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和平;课程与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霄兵;受教育权主体范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雄波;知识表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玲;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尚玉慧;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艳琴;C.阿诺德·安德森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敬文彬;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薇;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8 王翠;库森比较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李静;朱利安比较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宋丽萍;论教学理解——本体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2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52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