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鸿章与洋务教育的发展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eader of the Westernization School, Li Hongzhang did his best to promote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Li Hongzhang advocated to refor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et up new schools, send overseas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and so on. This serie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practice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56;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晓艳;李鸿章对我国近代新式学堂建立和发展的贡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苑书义;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刍议[J];近代史研究;1988年04期
3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钱存训;戴文伯;;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献;1986年02期
5 郑剑顺;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4 桑东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黄湘金;;贵胄女学堂考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6 王国强,邹桂香;西学汉籍东传日本述略[J];图书与情报;2004年05期
7 邱广军;张秋江;;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北历史原因考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李晓艳;李鸿章对我国近代新式学堂建立和发展的贡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屈军;;清末学前教育师资情况简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10 姚曙光;论近代湖南西学流布的时差与路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德民;;谈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审美维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樊慧英;;中国近代技术学校的产生及其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周晔;;教育近代化的积极推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彭尔佳;;清末“教科书”的发生及其编审定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海霞;;浅析生态文化建设的当代内涵[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俞吾金;;走出“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反思[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李孝迁;;晚清中小学国史教科书述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邹振环;;西学在华传播的三个堆积层与晚明、晚清的关联[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6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7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8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吉灿忠;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健;李鸿章创办洋务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飞;李鸿章与直隶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合成;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卫;1921—1949:中国共产党与思想文化战线的四次论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汝;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郑剑顺;;论洋务官员的人才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郑剑顺;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郑剑顺;论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强;;李鸿章的“弱国”“和戎”思想析[J];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2 ;李鸿章与第一台中国自制的蒸汽机车[J];江淮文史;1994年03期
3 ;英吉利 李鸿章魂断蓝桥[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2期
4 游宇明;;两份晚清重臣的遗嘱[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0年01期
5 唐克周;;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7期
6 董蔡时;陈珍棣;;李鸿章未刊函稿(光绪十六年四月 九月)[J];安徽史学;1987年02期
7 关威;;中法战争中的援闽问题与李鸿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8 郭存孝;;李鸿章等致淮军将领余思敏批札辑录[J];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9 张富强;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10 曲晓t,
本文编号:2429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2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