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课程权力的内容、类别与配置

发布时间:2019-05-06 22:01
【摘要】:市场经济背景下,如果仍然笼统地认识、运行课程权力,就会导致权力运行不畅,甚至混乱。根据转换职能的要求与权力作用的范围和过程,课程权力可细分为行政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三个类别。对这些权力进行配置,需要遵循各就各位、分权制约和两条路线的原则。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economy, if we still generally understand and run curriculum power, it will lead to unsmooth or even chaotic operation of pow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forming function and the scope and process of power function, curriculum pow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dministrative power, social power and individual power. These powers need to be configu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position,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wo line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舆论分析研究”(课题编号:BFA11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德星;论国家权力的分工与制约──现代制衡制度比较研究[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期

3 蒋建华;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超越中央与地方的思维框架[J];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吕明,方罗来;法治是基本环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统治阶级意志实现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徐静;;中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5 侯宪胜;小学新课程改革回顾与存在问题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侯宪胜;;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改革设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张贵群;李少华;;公共危机下的政府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刘继同;冯喜良;;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宏云;;国家与社会关系:东南亚华人社团研究的新启示[J];八桂侨刊;2012年01期

10 张浩;;对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一点反思[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袁方成;;对农业乡镇体制变迁的一次考察——以河南省X乡为例[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4 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5 张惠琴;;小学教师认知与实施新课改方案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春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行为方式和建构机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国干;;行政指导法律性质之学理反思[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柳砚涛;;服务行政模式下法律保留原则的演进[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金冠军;郑涵;龙锦;;上海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对策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圣勇;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结构变革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胡湘;行政执法理念的重塑[D];湘潭大学;2009年

8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灿辉;论我国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的法理学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胡东芳;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3 徐国栋;民法典与权力控制[J];法学研究;1995年01期

4 阚兆成;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5 杨强;机构改革中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权力转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顾家麒;机构改革的关键是下放权力转变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峻;《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研究初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红柳;浅谈中国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05期

3 阮礼成;运用“课程标准”理念,改革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2年06期

4 ;我国义务教育制度今秋改革[J];少儿科技;2002年06期

5 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6 白月桥;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订定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7 何志成;关于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问题[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程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在昆明召开[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5期

9 赵鸽尔;新课程标准与教育理念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8期

10 赵中建;李敏;;美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彬;;小初衔接——六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湛东;;浅谈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雷进生;;青年教师是民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浅谈我的“师徒帮带”的三点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潘克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施虹冰;李小丽;;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范学敏;;走校本培训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凯文;有感于拖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徐小平;树立“健康第一”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牛学文;什么样的课是优质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晓东;课业,,挥之不去的沉重?[N];江淮时报;2005年

5 编译 李茂;美国统一课程标准定稿[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李建平;从“大纲”到“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陈 京;教材:需要用课程意识来整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记者 焦新;教育部将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8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洁;从“缺失”的角度看课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纪德奎;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道勇;正式课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廖鹰;教科书如何充分地体现课程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清清;美国德克萨斯州初中健康教育(性教育部分)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雷;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与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金霞;美国性教育课程标准和初中通用版教材《Health&Wellness》(性教育部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燕;林东一中信息技术校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希勇;美国社会科公益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7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