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哪里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课业负担测量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9-06-10 01:53
【摘要】:经过对2286份有关课业负担过重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被调查者对于"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汇聚趋势。但如果提升分析的抽象层级,可以发现日常人们用来判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测量指标有着一些明显的共性和结构。简略地说就是,即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来推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本文指出这个发现对于构建课业负担测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2286 open questionnaires about overburdenness of schoolwork,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spondent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what is overburdeness of schoolwork", and the selected measurement indexes do not show an obvious convergence trend. However, if we improve the abstract level of analysis, we can find that the measurement indexes used by daily people to judge whether the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is too heavy have some obvious commonness and structure. To put it simply, we can infer whether the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is too heavy from the time they do their homework and the emotion they show in the process of homework.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is finding has important policy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burden measurement index.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研”(11JJD880010)的系列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永波;学校教育创新执行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一;孔寅平;陈毅文;;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10年02期

2 胡卫平,冯国雷;高中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3 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0期

4 彭君姬;;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5 张晶晶;;学习状态研究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6 周小山,陈国先;教改实验结果分析评价方法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7 李毓秋,严云堂;人力资本测量与教育质量监控——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及其对我国教育质量监控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3年02期

8 陈君;大学新生精神症状的测量及结果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继怀;沈霞;;教师个体教学质量测量评价的原则及内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10 邱枫蓝;;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魏源;;大学生同理心特点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惠莲;;谈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减负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吴立军;;高中生厌学的心理分析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张义亭;;浅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金芳;黄楠森;;试论毛泽东的全面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于秀兰;;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发展瓶颈小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李雪松;;工科大学生情绪状况初步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新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永高;减负,需要从根上治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兴化市茅山中心校 郭德余;向管理要效益[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蒋凤;落实“八个严控”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N];毕节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苏婷;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岳娟红;走向优质均衡公平的教育[N];太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丁国锋;全省2万多学校中有305所被通报[N];法制日报;2009年

8 伍加依;启东教育的“智慧转身”[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沈祖芸;解决好素质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欣城;“禁补”不能止于发通知[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建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陆;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鲍英善;长春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3 彭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卢锴锋;医学院大学生考试焦虑与主观课业负担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秦山云;初中生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蓉;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结构、测量及相关因素[D];中南大学;2012年

7 李佳;减负背景下家庭作业有效实施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8 何香仪;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倦怠、学习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莹;幼儿教师隐性心理学知识的测量及其显性化的干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丛彭彭;初中生学业压力、自主性动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6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96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